第三,是否使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歷史上,許多問題的解決往往要求助於軍事這張“牌”。切記,這並不意味著軍事手段要最後才使用。朝鮮戰爭、中印邊境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我國果斷地適時出兵,最後取得了有利於我方的“解決”。對於車臣問題,俄羅斯果斷地使用了軍事手段,遏制了車臣的分離與獨立。中國軍隊也應該在有理有利的情況下,對一些公然的挑釁和侵犯我國領土領海主權的軍事行動採取必要的反擊,適時顯示軍隊的威力,以起震懾之效。
第四,如何檢驗我軍作戰能力面臨挑戰。冷戰後,世界上主要軍事大國軍隊都不同程度地接受過戰爭的洗禮。美國軍隊打的戰爭最多,法國、英國和德國等軍隊也多次參與過海外軍事行動。日本自衛隊借著給美軍提供後勤支援、亞丁灣護航等理由也走出國門親身體驗戰火的硝煙。印度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與巴基斯坦軍隊經常“練練身手”。在大國軍隊中,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只有中國軍隊沒有聞過戰火硝煙。通過日常的軍事訓練、實兵演習、計算機模擬等手段可以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但這些手段與戰火對軍隊的檢驗有著天壤之別。我認為,中國軍隊也應該在聯合國框架內適時出兵,在實戰中鍛煉軍隊,以檢驗軍隊的真正作戰能力。
面對全球化戰場的出現,中國軍隊應該從打局部戰爭向打“全球戰爭”的方向轉變。這也是保衛我國海外利益的需要。對此,中國軍隊應該從思想上迎接 “全球化戰場”的到來。
其次,中國軍隊應加大國際軍事參與力度,將自己融入到國際軍事舞台上去。
再次,中國軍隊要定位好自己在全球化戰場中的角色。
最後,中國軍隊要切實做好應對全球化戰場帶來各種挑戰的準備工作。隨著海外利益的拓展,我國軍隊應該具備在全球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