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炮兵旅反坦克營官兵野外駐訓。 |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解放軍報報道,野外駐訓,部隊裝備管理與技術保障困難多、任務重。如何搞好野外駐訓期間裝備管理?怎樣解決野外裝備技術保障難題?請看——
新聞背景:
夏秋時節,正是野外駐訓的黃金時期。全軍各大單位把部隊拉到陌生地域,開展多種形式的野戰化訓練。隨著野外駐訓時間和訓練強度增加,裝備動用頻繁,裝備管理與技術保障出現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
為確保野外駐訓圓滿完成,各部隊著眼實戰需要,積極探索野外駐訓裝備保障新方法,按照維修方式平戰一體、維修任務上下銜接、資源配置綜合集成、力量編組平戰兼容、運行機制順暢高效的裝備保障模式,努力提高部隊裝備野外保障能力。
根據野外駐訓實際,我們梳理出野外駐訓裝備保障中常見的7個方面問題,從技術層面進行深入剖析,以期給正在野外駐訓的部隊借鑒。
焦點一:如何防止裝備芯片野外受潮?
■按標準建立野外簡易庫房 ■制定野外駐訓裝備管理規定
盛夏的科爾沁草原,硝煙彌漫,炮聲隆隆。某集團軍組織的一場野戰條件下實兵對抗演練正在激烈進行。
“紅”、“藍”對抗演練正進行到節骨眼上,某師一門火炮身管智能檢測系統卻突然死機。維修保障人員紛紛上陣搶修,搗鼓半天也沒弄明白是咋回事。最後,請來的專家找到了症結所在:一個關鍵芯片受潮,導致智能檢測系統不能正常工作。
隨即,專家組帶著部隊的技術人員順藤摸瓜發現,該師野外存放該檢測系統的臨時庫房內溫度、濕度與規定要求嚴重不符,是芯片“罷工”的“罪魁禍首”。
此事引起了師領導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新裝備大量列裝,對裝備的管理和維修要求越來越高。在野外駐訓過程中,大批裝備在露天環境經受日曬雨淋,即使是有庫室存放,其通風條件、濕度、溫度等也不符合新裝備的存儲要求。
為此,師裡拿出專款建立野外簡易庫房,購進空調機、通風扇、吸潮機等設備;為新裝備建立電子檔案,適時進行量化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制訂科學的管理、使用和維護措施;下發了《野外駐訓中信息化裝備維護保養細則及流程圖》,使野外駐訓裝備維護保養步入規範化軌道。野外駐訓以來,部隊裝備故障率明顯少於往年。
【行家解讀】某機械化師師長黃銘:武器裝備越是信息化,技術保障越要科學化。實踐證明,對高新技術裝備管理只有從系統著眼、從細節著手,努力掌握其戰技術性能,探索其保障規律,才能使裝備不失保不失管,發揮最大作戰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