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應樹立起藍色國土意識。從小學課本裡只講陸地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其實加上300萬平方公里海域,應該提1260萬平方公里才對!”費雲良說。
擁有全國第二長海岸線——3345公里的山東省正在興起發展海洋經濟的熱潮。海洋經濟總值已占到該省國民生產總值的18%。去年山東省又提出以海洋產業為重點發展“藍色經濟”,著力打造全國三個海洋經濟試點之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認為,包括山東在內的環渤海區域,加上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大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加上其他沿海地區,我國“3+N”的海洋經濟區發展布局正在形成。
海洋產業亟待加快升級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我國發展海洋經濟上升勢頭已經形成,但面臨的產業升級挑戰不容忽視。
現在成了“香餑餑”常被各地請去為發展海洋經濟出謀劃策的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劉洪濱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說:“目前我國海洋產業發展較為粗放,科技貢獻率偏低,人才缺乏,國際競爭力明顯不足,海洋環境污染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楊軍最愁的就是“缺少海洋產業的人才”。有的項目只得從附近的青島市請專家,久而久之形成一批“周末工程師”。即便是擁有全國三分之一海洋科研機構的青島,在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中也感覺到,最缺的是海洋高端產業的科技研發人才。
海洋環境保護的任務隨著沿海工業聚集、海洋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也越來越艱巨。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指出:“一些地區圍填海速度過快,海岸濕地面積逐漸減少,海洋生物繁育生長的重要場所不斷遭到破壞。”
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圍填海造地的速度加快,2005年後每年圍填海超過100平方公里,特別是2007年到2009年,全國實際圍填海面積——包括合法和違法查處的,平均每年222平方公里。
“十二五”規劃建議已明確提出,要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島、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
“十一五”期間就已投資2000億元建設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一定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這是發展海洋經濟的根本之道。”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副調研員才俊駒深有感觸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