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場比賽照片中的恒大教練組與裁判。 |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在京穗之戰結束後,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參賽雙方都覺得冤似竇娥,都認為裁判的判罰不利於自己,所以我們這次特別留意中國足協的態度,看看這碗裁判員端不平的水,到了中國足協那裡是否就能端得平?如今看來,對中國足協的公信力值得打一個問號?對於他們處理複雜事態的能力確實值得畫幾個大大的問號。至於埋藏在這些問號中的是非曲直到底有多少,看看本報記者今天的報道可窺一斑。
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賽後,據說廣州恒大俱樂部總經理劉永灼表示,他們要好好找中國足協的官員交流一下,而受罰之後國安俱樂部的反應更是如此。這倒讓我們想出一個好辦法。中國足協不是想通過處罰國安,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麼,那何不抓住這個引起廣泛關注的事件,把雙方當事人請到北京,讓他們各自擺事實、訴冤情,然後把全部過程放在公眾的視野之內,讓大家看看究竟是誰在這起事件中做得不對?各自都在哪個環節上理虧?同時可以讓我們看看,第一,中國足協新班子的執政能力,是否能理得清這個理兒;第二,看看中國足協新領導的屁股是否坐得端正!
法律上有一種案例法,就是通過對一件典型案件的審理,將得到的審判結果作為今後遇到類似事情的處理規矩。如果說中國足協想通過京穗之戰,為今年中超賽風賽紀立一個解決問題的標杆,那麼就值得放下身段,在公眾的注視下好好較較真兒,這種處理的方式與處罰的結果,才會贏得盡可能多的圈內圈外人士的認可。如果只想端著足協的官架子,揮舞著狗屁不通的所謂霸王規定去處罰誰,既不讓人家申訴,還要讓人家心服口服,其結果肯定是事與願違。(來源:《北京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