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求霸權,堅持防衛性國防政策,既不欺負他人,也不允許他人欺負自己,這就是中國思考和確定戰略意圖的底蘊。但是,這決不等於中國軍隊不需要提升攻防兼備的能力。
從理論上說,任何戰爭手段都是進攻和防禦的統一,從來都沒有只能用於防禦,而不能用於進攻的戰爭手段。而且正確的防禦,只能是攻勢防禦,決不能是單純防禦;搞單純防禦,沒有不吃敗仗的。中國奉行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本身就是進攻和防禦的統一,以進攻達成防禦目的。當年,在防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入侵時,毛澤東就說要“有來有往”,你可以來,我也可以去,要修“海上鐵路”,打到敵人老巢去,徹底鏟除戰爭根源。當今,應付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只搞防禦不搞進攻,不具備打擊敵縱深、破擊敵信息化作戰體系的進攻能力,就是選擇了被動挨打。伊拉克軍隊在兩場戰爭中的下場,提供了生動的例子,如果它不是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堅固陣地裡,而是積極實施進攻性運動戰,恐怕不會這樣不經打。所以說,中國發展攻防兼備的軍事力量和堅守防衛性國防政策沒有絲毫的不合,反而恰恰是貫徹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所必需的。
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決不是去角逐勢力範圍,決不會像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那樣用軍艦和大炮來開路,但必須有軍事力量作後盾,必須有能力保衛自己在世界和地區的行動自由權。這就如同一個人住在一個不安全的城市裡,出門時手裡要拿一個家夥來防身一樣。當今世界還不是一個安全的世界,還不是一個全憑講理就能行得通的世界,迫不得已時還要動動家夥,不然你講的道理根本沒人聽。事實上,中國維護自己行動自由權的“防身”手段,還是很欠缺的。就拿海上自由權來說,中國要維護自己的海上通行權,保障自己平等開發海洋資源的權利,首先要能夠有效捍衛自己數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可是我們還不能完全做到。釣魚島爭端久拖不決,日本咄咄逼人,把自古就屬中國的島嶼視為囊中之物,態度蠻橫而強悍。形成這樣一種局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軍隊的遠海綜合作戰能力不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海軍沒有能力到那些海域巡邏,我們的空軍也飛不到那裡執行作戰任務。軍事力量不到,你所有的警告,講得再強硬,也是蒼白無力的。這說明,僅為捍衛我們自己的海洋國土,就需要攻防兼備的軍事力量,更遑論在各大洋上維護通行權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