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個大膽的想法,楊屹一頭扎進研究室,畫草圖,總體論證,仿真試驗演算。結果令人驚喜:雙體船型擴大了艇的橫向容積,裝載量大幅增加,穿浪中空設計則保證了雷達反射面積控制在要求範圍,一舉兩得!
楊屹還從頂層分析入手提出動力問題的解決方案,將國內某型推進技術成功應用上去,使新艇如虎添翼。項目評審專家委員會一位專家激動地對楊屹說:“你們大膽突破傳統設計觀念,將穿浪雙體船型技術和噴水推進技術有機結合,使艇的機動性和適航性大幅度提高,解決了困擾大家多年的小型快艇戰略發展問題!”
新型導彈快艇不僅艇型結構特殊,在艇體材料、車舵原理、指控系統等方面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常規水面艦艇。因其隱蔽性能好、機動性能強、突擊威力大而被譽為“海上無影殺手”,它是人民海軍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裝備之一。
“十五”期間,備受各國海軍關注的新型導彈快艇順利完成研製定型,並在國內各船廠投入量產建造,新裝備培訓在有關軍事院校和科研廠所如火如荼展開。
訓練
2005年,東海艦隊某導彈艇大隊官兵接到命令,他們駕馭多年的老式導彈艇將換裝為新型導彈快艇。一大批官兵只好默默離開了戰鬥多年的老部隊,選擇為新裝備的戰鬥力讓路。同時,數百名精兵強將從各單位挑選出來,充實到前沿軍港,選配幹部是優中選優,士官、義務兵選調也是按照“技術過硬、作風過硬、身體過硬”的標準再三斟酌。
作為海軍首支新型快艇部隊,擔負著為後續部隊探索、引路的重大責任,大隊長周向前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帶領艇隊官兵整建制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時間之長在海軍部隊也屬首次。
整建制換裝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周向前採取“接裝與培訓同步、試驗與訓練並舉”的辦法,一部分官兵參加工廠院校的培訓,另一部分跟隨工程師試航,熟悉裝備性能和構造。他還組織官兵編寫了20多種操作文書,實現了裝備操作程序、全艇協同動作的標準化、規範化,如今這些規程已在兄弟部隊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