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瓦良格號航母艦艏。 |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世界報發表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傑的文章指出,不久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明確指出:“航母已在建,但還沒建成!等建完再說。”這立即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航空母艦的製造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它的建造與服役絕非僅僅增加了一種大型戰艦,它將使整個國家海上力量成體系地高度凝聚起來,使這支大型綜合海上戰鬥群可以大大地前伸到中遠海。航母編隊也將徹底變革傳統的海上作戰樣式,從而使海軍的指揮系統、編制體制、軍事理論等方面發生質的變化。
那麼中國需要什麼樣的航母呢?這個問題其實是當前人們更為關注的。近些年來,我國的國防費用已隨著綜合國力的增長而明顯增長;加上我國國家利益和海洋利益的不斷拓展,我國進出口貿易90%以上要依靠海上運輸;尤其是我國的台灣省還沒有回歸,我國“島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資源被掠奪”的情況仍十分嚴重。因此,中國發展航母,沒必要在小噸位上徘徊,我們極有可能先借鑒學習中型航母的建造經驗,待時機成熟,再圖更大的發展。
不過還要看到,選擇大型航空母艦還是中小型航空母艦,取決於一個國家總體實力的強弱和軍費投入的多少,特別是海軍軍費投入的大小。事實表明,現代大中型航空母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吞金獸”,無論是其預研、設計,還是建造乃至後期保養,以及最後的報廢處理,所需的花銷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該擁有多少艘航母?如果按照航母正常的作戰、訓練、保養和維修的規律,一般至少要有3艘以上的航母。具體來說,即一艘在海上巡邏,擔任值勤任務,另一艘在海上進行訓練,還有一艘在船塢內維修保養。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上各駐泊、部署6艘和5艘航母,基本上能應對這兩個方向上的海洋事務。由此可見,在適合本國需要,同時又不給國家經濟造成過重的負擔的前提下,建造並服役兩艘或兩艘以上大中型航母,已是或將是世界大國或地區大國的選擇。因此,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出於對世界負責和維護祖國統一的需要,出於對海洋利益的維護以及海軍海上行動的需求,我們在先填補航母空白的基礎上,將總結經驗、克服缺點,循序漸進,可能逐步發展兩艘乃至多艘航母。
動力系統是航母的“心臟”,它關係到航母在中遠海域上航行的速度、加速性和續航力,對航母的海上作戰能力將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世界各國由於科學技術水平不同,財力多寡不等,作戰需求各異,因此對航母的動力系統要求也不盡相同。長期以來,動力裝置對於我國許多作戰平台來說,都是一個制約戰鬥力的瓶頸。我國今後的航母發展依然面臨這方面的問題,所以只能先借鑒和運用成熟的動力技術和裝置,然後再開發、研製其他動力技術,特別是核動力技術。從長遠來看,對於一個油氣資源越來越多地需要從國外進口的國家來說,大中型戰艦選擇核動力,是一個值得努力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