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海外媒體的報道、評論幾乎也同時出現在國內軍事愛好者面前,他們也產生了種種疑問。針對這些疑問,我們今天可能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但是今天我可以給大家講一段我的往事,或許有助於大家對建造航母這個問題有一個更加客觀的了解。
那是在26年前,我正在讀大學四年級,課程基本已經結束,只剩下畢業設計,當時我的課題是某型常規潛艇的整體設計方案。作為一名大學生,能夠參與研究這樣的課題,應該說是非常興奮的。興奮之餘,我一直在期待自己這個畢業設計中的潛艇什麼時候能變成現實。當時的想法是,既然已經作為了我們的畢業設計,那麼這艘潛艇成為現實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遠。所以之後一直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這型潛艇變成現實。
接下來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經過了十多年後,我們才看到這型常規潛艇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
像這樣一艘常規潛艇,都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才能從最初的設計、研發變為現實,那麼,航母這種大型裝備,它的發展歷程又會經歷多長時間呢?
我想,對於國內大多數軍事愛好者來說,他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最典型的可能就是著名的國產第三代戰機殲-10了。現在來看,殲-10戰機的研發過程幾乎耗掉了我們整整一代航空人的金色年華——差不多20年的時間。
大家應該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一型大型裝備的研製、建造、試驗、服役、形成戰鬥力的過程是很漫長的,而這個漫長的過程遠遠超過了普通軍事愛好者的想象。大家可能會想,我們今天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30年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些重大工程項目是否能以更快的速度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