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央行35個月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 |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2月10日載文《大陸貨幣政策反轉的意涵》,摘要如下:
人民銀行在上周三(11月30日)晚間宣布,自本周一起調降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大型商銀的存款準備率降至21%,是人行2008年12月以來第一次下調;也是自去年初啟動宏觀調控、抑制通膨以來貨幣政策首次反轉,期間人行12度上調存準率、五度調高利率,可見這次政策方向的反轉,具有很深的政策意涵,其原因與影響都值得重視。
這項貨幣政策的採行,對市場上來說確有相當震撼性,因為對照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底宣示的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有著不小的落差:在時間上來得很匆促、在幅度上也由微調變成轉向,可見中國政府所掌握到的全盤資訊顯示,今後經濟情勢的嚴峻可能超乎一般的預期。市場上不但看不到春燕,還可能要嚴防寒冬。
中國政府之所以出現政策的反轉,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真的看到景氣或經濟情勢惡化的跡象,一是對經濟情勢的變化採“料敵從寬”的態度。如屬後者,也必然研判貨幣政策的放鬆已不太有威脅;至於前者,那才是中國現階段貨幣政策所欲凸顯的情勢。接著要問的是,原因為何?
明顯的是,歐債危機已形成全球經濟的包袱,甚至有可能拖垮美國與新興經濟體,更可能延長此一負面影響。這也是最近以來,各項經濟預測數據一直向下修正的理由。原本只是歐元區少數國家(例如歐豬四國或五國)的債務問題,現在已擴大到歐元區重要國家,法國、比利時也遭受感染;同時,影響層面也從債務擴散到實質經濟,猶如先前由次貸危機擴散成流動性危機,再引發全球總需求的萎縮,進而形成世界性金融海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