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組建太空核部隊
外媒妄猜:
美國GEO-1型反導預警衛星
據美國智庫列克星敦研究所的報告顯示,一枚彈道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其飛行過程共分為五個階段:助推階段、上升階段、飛行中段、下降階段和末段。在這五個階段中,助推和上升階段,導彈運行速度較慢,易於偵察和攔截。但是這兩個階段一般都在發射國的領空範圍內,由於無法在此時預判導彈飛行的方向,所以實施攔截存在巨大的政治風險。
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速度極快的一個階段段,遠程彈道導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根據當前導彈技術水平,只有大推力陸基導彈才有能力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導彈。
而下降階段和末段,彈頭飛行的速度非常之快,從而加大了攔截的難度。目前美國的“愛國者”型導彈系統就屬於這種末段攔截武器。
目前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計劃(BMD)比克林頓政府的NMD計劃有明顯不同。BMD計劃範圍更廣,更加雄心勃勃。其目標是:最終部署一個多層防禦系統,它包括助推段防禦系統、中段防禦系統和末段防禦系統,可部署在地基、海基、空基甚至天基平台上,可採用碰撞殺傷和定向能殺傷機制,可對付短程、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
美國導彈武器專家裡克.埃爾森表示,在建設亞洲反導網的過程中,需要三大組成部分:陸基攔截導彈、大功率的反導雷達和可移動部署的攜帶“標準”系列導彈的宙斯盾驅逐艦。那麼在目前沒有陸基攔截導彈的情況下,依賴海基宙斯盾驅逐艦的美國和亞洲盟國就不得不通過打造亞洲反導網,加強對敵方導彈助推階段的偵察和預警,從而為後續攔截打下成功的基礎。
為提高對日本周邊導彈防禦的能力,美國在日本部署了移動式早期警戒雷達——“X波段”雷達。這種耗資9億美元的X波段雷達功率強大,可以發現數千英里之外的棒球大小的物體。部署後可以辨別出誘餌導彈彈頭與真的導彈彈頭。這就相當於人們所說的“千里眼”,是導彈防禦系統的一項重要能力。
那麼,澳大利亞為何成為美國亞洲反導系統的組成部分?《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陳光文認為,這顯然是為了對付中國。因為中國射程可威懾夏威夷和美國南部的洲際彈道導彈,在作戰時該導彈的彈道軌跡要飛越太平洋,所以美國已將最新一代的天基紅外監視衛星數據傳輸中心設在澳大利亞。這樣一來,日本與澳大利亞就成為美國在亞洲地區建立反導防禦系統的重要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