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中國僅用了一代人時間就從一個實力很有限的中等國家成為全球大國。 |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比利時《歐洲世界》2012年春季號載文《治療中國的自卑症》,摘要如下:
中國僅用了一代人時間就從一個實力很有限的中等國家成為全球大國。但顯然中國不太願意接受這種快速轉變,也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十多年來,美國一再談到,中國需要成為全球體系中的利益攸關方。然而,即便經濟和政治力量的擴張得到最好管控,也會引起破壞效應。現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令許多人不安,其政治模式的相對獨特性加劇了這種狀況。中國通過舉辦2008年奧運會向世界展示形象,或強調和平發展的意圖,但不管怎樣,中國無疑是跟其他多數國家不一樣的。
去年夏天在中國中部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一名美國華裔學者列舉原因,說明為什麼他認為中國永不會成為超級大國。他說,中國沒有足夠的糧食、能源和水資源,而周邊關係好的國家非敵非友,關係不好的則對中國影響力的增強懷有敵意。他提出的最有說服力的理由是:“中國的崛起沒有任何國家支持。而當英國或美國崛起時,它們有盟友,獲得有利的國際支持體系。中國作為一個國家,贏得贊嘆之聲,但不招人喜歡。”
很少有國家會真正效仿中國的政治、法律或社會制度。幾年前,人們熱衷於談論北京模式,現在幾乎銷聲匿跡,因為正如中國領導人所強調的,中國有太多的特殊性,其模式不容易移植到別處。甚至在讚賞中國的人的心裡,中國也會喚起複雜且常常模糊的感覺。這跟中國日益強烈的受害者心理以及對遏制的害怕有關。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全球大國,有時候說話也顯得咄咄逼人,但經常給人一種明顯缺乏自信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