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興島起飛抵達南沙諸島礁,將至少縮短1/3的航程。即使飛機不從此起飛,也可享受加油的便利。
另一方面,如果目前仍在建設的“瓦良格”號航母最終在南海服役,那麼中國其他先進戰機便也可以在南中國海可能的戰局中發揮作用。俄羅斯媒體曾披露,“瓦良格”號航母預計將配置包括24-36架殲-15殲擊機、4架預警機(以運-7或雅克-44為基礎)、6-18架卡-28PL和2架卡-28PS反潛直升機,以及其他飛行器,總數為50-55架。
關於打造海上軍事基地的戰略,日前有專家提出建設“浮島基地”的主張。所謂“海上浮島(浮島式)航母”是一個浮動的海軍戰略航空基地。因為只是一種平台或者基地,所以設計思想上不再要求其他戰術技術。比如,不要求高航速,五六節,只要慢慢移動即可;不苛求配備強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其安全由護航艦艇來保證,不必駛入戰區。不過,目前還未發現軍方開始建設的實際動作。
全天候巡航需多架次戰機聯動
事實上,擴展戰機的作戰半徑、建設近南海的機場以及航母,這些爭奪周邊海域制空權的舉措源於歷史上的教訓。1974年初,中國和越南在西沙爭端,雖擊沉擊傷越南四艘巡邏艇,但也暴露出當時中國海軍航空兵空中支援不足的問題。
1988年,中越在南沙的赤瓜礁附近爆發衝突。該海域距離中國最近的海南島陵水機場,有900公里的距離,而當時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7戰鬥機作戰半徑只能到達西沙海域,新型的殲-8A型戰鬥機只有700公里,都不能覆蓋南沙海域。
當時中國海軍參戰艦只上最有力的防空武器是HQ-61型艦空導彈,僅有1艘053K型護衛艦裝備且還沒達到作戰狀態。但當時越南空軍裝備有SU-22型攻擊機。面對裝備有短程空艦導彈的越南攻擊機,當時中國艦隊無法進行有效的對空作戰。
因此,掌握周邊海域的制空權,戰機作戰半徑僅是“門檻”。一旦發生戰事,飛抵出事海域的戰機的各種性能、可持續戰鬥時間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