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炮研發新型指揮系統 全方位出擊全疆域作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5 10:34:12  


該旅組建以來,共發射百餘發各型導彈,成為二炮部隊首個“百發百中”旅,創造了二炮部隊發射彈量最多、打擊精度最高的新紀錄。
 
  談及“走麥城”的經歷,旅領導深有感觸:“決不能雙腳踏進了信息化的大門,頭腦還關在機械化的屋子裡,否則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只是一句口號!”

  為此,旅黨委大膽進行“顛覆性訓練”,著眼於未來信息化戰爭對戰鬥力的要求,確立了“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建設全面過硬的信息化導彈勁旅”的新目標。

  為解決信息化條件下通信保障難題,該旅通過技術革新,在旅指揮車內增加通信保障模塊,梳理出無線通信抗干擾綜合組網運用、微波通信抗干擾等5類27種新戰法。不斷升級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指揮平台,形成作戰指揮、陣地信息、武器裝備等12個數據庫,被總部確定為全軍第一家綜合集成建設試點單位。

  他們緊盯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樣式,針對部隊武器裝備轉型快、集成程度高的實際,自行研製了多種型號導彈的指揮、發射、測試模擬訓練系統,採用先進的數控和電子技術,集故障設置、功能教學、全程監控等12種功能於一體,達到網絡對抗、毀傷評估等效果。此舉大幅縮短了戰鬥力生成周期,按規程,某型導彈列裝到形成戰鬥力需要半年時間,而該旅只用一個月就達到了實戰要求。

  為解決多單元、多波次導彈火力打擊的精確指揮控制問題,他們研製出一體化指揮系統,實現各作戰要素的信息共享和旅、營、架三級指揮控制無縫鏈接,在第二炮兵率先實現導彈旅指揮控制信息化。

  “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戰鬥力。曾多次參加實彈發射的營長李振宇告訴記者,過去組織諸元校核,需要3-4人攜裝備及數據到發射現場保障,通常要花一小時,現在通過指揮網,只需一名作戰參謀在旅指揮車上輸入數據即可完成,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過去用語音方式向發射營下達命令,需要5-6分鐘,現在用數字和代碼指揮,只需選擇相應對象和代碼,輕點鼠標,就可同時向所有發射營下達命令,整個過程只需幾秒鐘……官兵們對信息化裝備駕輕就熟。

  該旅組建以來,共發射百餘發各型導彈,成為二炮部隊首個“百發百中”旅,創造了二炮部隊發射彈量最多、打擊精度最高的新紀錄。

  鬥室“鏖戰”:不動實裝可發射

  據該旅政委張繼春介紹,由於導彈武器裝備都是造價不菲的“寶貝疙瘩”,不宜在實裝上操作過多,但官兵們又需要反覆實踐以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為解決這一矛盾,幾年前,該旅自主研發出集作戰指揮、模擬訓練等7大功能於一體的網絡信息中心和模擬訓練系統,從作戰指揮、部隊機動,到占領陣地、系統測試、實裝發射的全流程模擬訓練均可以在這套系統上進行,“網上礪劍”使部隊不動實裝可“發射”、不出營門能“打仗”,鬥室“鏖戰”成了現實。

  在“虛擬練劍”室,記者看到,模擬訓練器材按照發射號位的不同將“導彈”性能、功用進行分解,用整套電源控制程序代替模擬電源指示燈,還增設了常見故障和突發情況處置程序,逼真模擬實彈發射的各個環節。號手端坐電腦前,就有如置身專業訓練場,理論輔導、難題解答、模擬操作、故障判修……通過網上訓練,新號手獨立操作的周期大大縮短,模擬訓練向“精准操作、精通原理、精確排障”的深層次拓展。常與該旅合作的航天專家評價說,以往導彈研製好以後,部隊只管使用,一些官兵對手中的武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今,官兵們不但能熟練掌握手中武器,還能與專家們就武器性能、技術改進等問題進行探討和“對話”。

  旅長談衛紅介紹說,該旅導彈武器裝備曾歷經2次換型、5次改制,如果每次都等待配發“模擬彈”,訓練將時有“窩工”。於是他們抽調5名精通專業的博士、碩士組成科研小組,成功研製出完全能替代實裝的模擬訓練彈,使所有發射單元都能同時帶彈操作,訓練效益整整提高了4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