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研究——再訓練——再研究”是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探索出的一項訓練制度。每次出海訓練,支隊黨委“一班人”都有課題,出海歸來,他們便開展檢討式講評,成績一筆帶過,問題和盤托出。
複雜電磁,兩軍對壘“隱”者勝
未來的海戰場,除了水面上的堅船利炮,還有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在海面上交織如網的電磁波。
說起2007年“舟山”艦第一次參加複雜電磁環境演練的情景,時任副艦長的張星記憶猶新:“那天,一架飛機攜帶電子干擾設備向艦艇襲來,對空雷達屏幕突然一片雪花,我坐在操控台懵了。不久,便被告知全艦官兵‘陣亡’。”
這次“陣亡”,讓官兵們驚出一身冷汗,同時開了眼界——原來仗還能這樣打。
以往,海上抗導訓練聽到“導彈來襲”的警報,官兵都知道“此導彈”不過是某型導彈簡單改裝的靶彈。但現在不同了,不僅靶彈上加裝了干擾裝置,而且還有電子戰飛機的遠程支援干擾。
“複雜電磁環境”已取代“水文氣象條件”,成為支隊軍事訓練最常用的“關鍵詞”。專業訓練離不開它,戰法研討離不開它,就連日常的軍事理論學習也少不了它。支隊把複雜電磁環境當做厲兵秣馬的無形戰場,邊實踐、邊檢驗、邊完善……
2011年夏天,東海某海域暗藏殺機,6枚加裝各種電磁干擾設備的導彈向兩艘驅護艦飛來,導射間隔發射時間短、飛行高度低。兩艘戰艦充分發揮指揮控制系統的作用,成功將來襲導彈擊落。這次演練創造了海軍部隊一次海上攔截導彈最多的紀錄。
支隊官兵在認識和適應複雜電磁環境的過程中,改變著海戰的傳統觀念:導彈攻擊、火炮鳴響、魚雷發射是明處的較量,與複雜電磁之間的無形對抗,則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過去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如今還應加上一條:“兩軍對壘‘隱’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