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比美俄兩國之前在直升機領域內的創新行動將不難發現,俄羅斯主要試圖通過在固有直升機模式內加入新技術來實現整體直升機技術的突破,這方面的代表裝備就是採用共軸反轉技術的“卡莫夫”系列直升機。而美國則是在不放鬆對傳統概念直升機發展的同時,通過研發新概念直升機來提升自身直升機的整體水平,代表性裝備就是採用了串聯雙螺旋漿的“支奴幹”系列直升機。相比傳統直升機,“支奴幹”的優勢相當明顯。“支奴幹”獨特的“車廂”布局使其貨倉長度幾乎等於整個機長減去駕駛艙,省去了傳統直升機尾梁的“無用長度”(就運輸而言),從而使這種類型的直升機能以較之傳統直升機小得多的機體體積與重量,運輸相同重量與體積的貨物。
在中國現有的裝備研發與更新計劃中,幾乎所有領域內的裝備均能獲得升級更新,但惟獨陸海軍精英部隊在進行垂直機動時仍需採用性能已顯老舊的國產“直”-8與俄制“米”-17系列中型直升機。兩次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的經驗顯示,在不對稱的局部戰爭中,部隊的垂直機動能力已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要素。且此時對於部隊垂直機動的定義,已經遠遠超出之前單純對人員與輕裝備的運輸,在美國新一代的裝備研發計劃中,幾乎所有可能配備垂直機動部隊的裝備,都考慮到以直升機進行吊裝運輸機動的能力。
有鑒於此,中國需要盡快研發同時具有運輸大量兵員,進行較遠程垂直機動與運輸吊掛較重型裝備能力的重型直升機。而以米-26為代表的俄式重型直升機自研發成功(1977年首飛)至今,並未進行任何大規模技術升級,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陳舊。相比之下,以“支奴幹”為代表的非常規美制重型直升機不僅技術足夠先進,能夠滿足中國對重型直升機的全部需求,而且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期間,中國也曾深入了解“支奴幹”直升機技術,較之俄制重型直升機,進行仿制與改進的難度更小。
對中國而言,依仗美制重型直升機建立的垂直機動部隊的近期主要作戰目的是,對海島進行有效爭奪與控制。從這一任務出發,中國陸軍航空兵與海軍陸戰隊這兩支立足垂直機動的部隊將以美式重型直升機為核心,進行人員與裝備的重新整合。
在兩次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的垂直機動部隊的主要作戰環境是沙漠與山地,這種環境是中國短期內不會涉足的。對中國而言,依仗美制重型直升機建立的垂直機動部隊的近期主要作戰目的是,對海島進行有效爭奪與控制。從這一任務出發,中國陸軍航空兵與海軍陸戰隊這兩支立足垂直機動的部隊將以美式重型直升機為核心,進行人員與裝備的重新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