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服役的最高端預警機是“空警”-2000,其搭載平台正是俄制伊爾-76。而且,伊爾-76運輸機還是俄羅斯A-50系列與以色列出口給印度的“費爾康”預警機的搭載平台。儘管從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對本國預警機的使用中,並未對其搭載平台提出什麼意見,但在俄羅斯最早以伊爾-76為基礎研發A-50預警機時,運輸機平台的局限卻在很長時期內極大影響了預警機的整體性能。與傳統的俄制飛行器類似,伊爾-76是一款粗糙的飛機,其早期裝備的D-30KP渦輪風扇發動機噪音極大,而飛機的載員部分竟未裝備足夠的隔音裝置,致使飛機在全速飛行時,人員艙的內部噪音竟能高達80至100分貝。在伊爾-76被改裝成預警機之後,過大噪音不僅極大影響了成員的正常工作,甚至一度影響了一些儀器的性能。另外,儘管伊爾-76在具備空中加油能力之後,具有連續巡航10小時的能力,但該款飛機上卻缺乏簡易廁所與必要的烹調與休息設備,這極大限制了飛機的遠距飛行能力。有鑒於此,中國自行研發的重型運輸機作為一款日後必然大量被用於升級改裝為其他裝備的重要空中平台,其必須具備足夠優異的飛行品質,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俄制運輸機因自身飛行品質方面的局限,對日後改裝造成的消極影響。
俄羅斯在各個裝備領域都秉承了自身一貫的高可靠性風格,運輸機也是如此。同樣以伊爾-76運輸機為例,任何人都能毫不費力地從外網上找到伊爾-76運輸機在冰原上成功迫降的照片。不過問題在於,裝備的高度可靠性並不等同於對戰場的有效適應能力,而後者才是衡量裝備性能好壞的關鍵標準。俄羅斯在設計伊爾-76時,並未考慮與日後新型裝備的配套問題,致使因為貨倉存在問題,即使升級後的伊爾-476運輸機運載能力已經上升至50噸,但仍無法運輸戰鬥全重僅為40噸的T-72主戰坦克,它所能運輸的只有重量僅為10餘噸的輕型空降戰車。有鑒於此,中國的國產重型運輸機在保證擁有類似俄制裝備一貫的高度可靠性之外,還要充分考慮運輸機可能運載裝備的尺寸,在設計貨倉時保證能在不經較大改進的情況下,方便的運輸各型車輛與其他裝備,從而具備類似美制C-17運輸機的高度通用性。這一性能不僅是先進運輸機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日後中國軍隊期望獲得大編制與全裝備狀態遠程空中運輸能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