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國力量已到令美國人難以淡定的時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30 06:53:35  


遠程打擊力量在作戰體系支撑下,讓美軍更不敢輕舉妄動。
 
  其次,美國是否在改變長期堅持的融中國於國際秩序的既定戰略?華為、三一等都崛起於市場經濟大潮,是“西方願意鼓勵的那種中國民營企業”,但如今在美被視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力量,其在美經營累遭絆索。美國對全球化曾竭力推動,如今熱情不再。美國更願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既為重返亞太配套,也可作為取代停滯的多邊貿易談判另起爐灶。TPP撇開中國,在國企、政府採購、勞工標準等方面高置門檻,當有圈固中國的味道。

  再次,中美紛爭是否會趨於常態化,持久化?中美交往的主體正變得多元,不再是政府間的專屬領地,企業與企業、公民組織之間、地方政府之間等互動作用在上升,但目前仍缺乏統籌管理複雜矛盾體的有效機制。三一起訴奧巴馬,誰能為之公平做主?此外,中美政治、安全關係上傳統的戰略互疑情愫仍可能作祟,但多邊議題、第三方因素更可能影響雙邊關係。顯然,影響中美關係的因素增多,一種緊密的關係會伴隨更多的摩擦,駕馭這種複雜關係的挑戰也在上升。

  筆者看來,僅僅是經貿爭執還可理解,但提及中國,奧羅同聲共振,可能蘊含的政治與安全歧視甚至對抗情緒,則值得警惕。認為當選總統上台後會改變,只是自我安慰。

  美國一些人言必責中國,實在是誤判形勢,或是借題發揮,推動民意。對攻擊中國的言論,任其泛濫、流變都可能次生更大的問題,是十分危險的。中美在探構新型大國關係,時下顯得尤為迫切。但這不簡單在於不遏制誰、不挑戰誰,而在於如何相互接納,如何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實際關切和合理需求。

  歷史表明,美國兩黨儘管立場各異,但過往諸屆政府對華接觸仍是最大共識。美國新政府確保對華戰略這一大方向不變,應是起碼的戰略理性。中美關係取決於美國,也取決於中國,作為崛起大國,從世界範圍看美國,而不是相反,可以更合理處理中國外交的方位設計。對於中美關係,既要爭取頂層框架規範,也需要具體層面的機制保障。面對並及時處理紛爭,尋求新共識,博弈中找默契,中美才可能找到重塑新型大國關係的方向。(作者:傅夢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