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探路先鋒
“自我加壓”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
“如果目標混雜在民用船舶中怎麼準確辨識?如果特征類似的群目標集中出現如何有效攻擊?如果要攻擊超出雷達識別能力的隱身目標怎麼辦……”
每一個問題都恨不得讓人抓耳撓腮。在該團每周例行業務研討會上,這樣的情景時常出現。
“說實話,這些問題都超出了我們現階段的裝備特點和訓練水平,但我們就是要自我加壓,爭做新裝備部隊的探路者。”團長張國寶對記者說。
——為練就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攻擊能力,他們自設難題,演練在各種干擾下的打擊方案。2008年,該團在一次演練任務中,首次進行“末端對抗驗證性”射擊,取得某型遙測彈3發3中的成績。
——為適應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需求,他們自找麻煩,主動參加多兵種體系作戰演練。2011年,該團首次與航空兵部隊協同作戰,實現了某新型導彈在不同兵種體系配合下首發命中。
——為增強複雜港岸背景下精確打擊本領,他們自我加壓,讓“靶心”越來越小。同樣是2011年,該團在某型導彈批檢試驗任務中,打穿靶船的外覆網網孔而不毀壞靶船,實現了“鑽空當”指哪打哪的目標,令科研單位連連稱奇……
每一次訓練都無限趨向實戰。正是在這種近似殘酷的磨練下,該團這柄海上“利劍”愈磨愈亮。“作為新裝備部隊,沒有傳統觀念和習慣的束縛,從起步那一刻就立志走在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最前沿。”張國寶說。
面對現代戰爭中電磁對抗激烈,空地協同複雜,實戰性、對抗性強的新特征,該團及時轉變思路、更新觀念,從固定陣地中走出來,緊緊圍繞信息化條件下的突擊作戰,以戰鬥力為標準,狠抓實戰化、科學化、正規化訓練,摸索形成了多種抗干擾戰法,使得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導彈突防能力大大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