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擇校費 |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美國《紐約時報》11月21日載文《明碼標價的中國教育》,摘要如下:
對中國孩子及全情投入的父母們而言,教育一直被視為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領先一步的關鍵。但正如商業交易存在權錢賄賂,中國的學術界也越來越受到操縱,向富裕、有關係的人群傾斜。家長和教育人士稱,從入學到分班,幾乎一切事物都已被標上價簽。甚至緊鄰黑板的前排座位或班長職位都被拿來出售。
在北京經營一家小型電子企業的河北移民趙華(音)說,她被迫在某銀行賬戶中存入4800美元,以使女兒能進入北京一所小學。後來,校務人員讓她簽署了一份文件,聲明這筆錢是她自願“捐助”的。
賄賂行為在中國愈加猖獗。北京的教育咨詢師李茂(音)說,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人員不正直尤其讓人沮喪,“這種事發生在老師身上更令人心煩意亂,因為我們對他們期望更高。”
當然,全球的有錢家長通常都會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切優勢,包括花錢請家教,還會把孩子轉入私立學校。但批評人士稱,在中國公立教育體系中,賄賂和偏袒正在泛濫。這類腐敗加大了貧富差距,一些家庭眼睜睜看著自家的未來希望被出售給價高者。
李茂說:“腐敗充斥中國社會各個角落,教育也不例外。”進入精英學校的競爭十分激烈,這為學校官員及與他們有聯繫的人創造了有利可圖的副業。政府官員也找到辦法。媒體報道稱,強勢機構和國有企業常以聯合開發的名義向頂尖學校捐贈。作為交換,其雇員的孩子享有入學優勢。教育部和國務院連續五次嚴禁擇校費和其他非法收費,但學校和相關部門總能想辦法繞開禁令,維持現金流。在一些頂尖高中,甚至可花錢買分以滿足入學分數要求。
受到金錢至上文化影響,老師們會想辦法彌補較低的工資收入。記者秦立文(音)說,一些老師會開設輔導班,“當人人都給你錢時,為什麼還免費做事?”教師節期間,所有年齡的學生都會帶禮物,康乃馨或果籃已不夠了。許多老師如今希望得到名表、昂貴的茶葉、禮品儲值卡……趙華說:“這是個惡性循環。如果你沒帶像樣的禮物,而其他家長準備了,你會擔心老師會不再關注你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