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武直10直升機。 |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解放軍報報道,年終歲尾,廣州軍區某集團軍所屬陸航旅以全優成績通過總部考核檢驗,作為首批裝備我軍最新型武裝直升機的部隊,他們探索出21種新訓法戰法,僅用1年多時間就初步形成作戰能力。該集團軍軍長尤海濤介紹說:“特戰、陸航、兩栖等新型作戰力量在集團軍逐年增多,通過集成訓練,已成為體系作戰、信息制勝的拳頭力量。”
近年來,隨著大量新裝備列裝這個集團軍,10個兵種近百個崗位轉型,偵察預警、測繪導航、特種作戰等幾十個新的兵種崗位誕生,推動新型作戰力量蓬勃發展。該集團軍黨委敏銳意識到,提升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必須緊緊抓住新型作戰力量這個戰略重點,創新訓練模式。
這個集團軍緊跟信息化建設和武器裝備發展,及時編訂特種作戰、電子對抗、陸航作戰等新型作戰力量訓練綱目,不斷完善集成訓練內容,通過網絡化、模擬化訓練手段,採取互為條件、互為對手,“面對面”訓練、“背靠背”檢驗等方式方法,展開新型作戰力量之間的聯合及對抗訓練,確保新裝備、新要素、新崗位盡快成建制成系統形成作戰能力。同時,他們通過技術嫁接、接口改造、信息嵌入等方式,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關,將指揮機構、作戰單元、作戰平台“焊接”成一體化信息網絡,使新型作戰力量通過模塊化組合、集成式編組,成為體系作戰的“鋒刃”。
新型作戰力量發展日新月異,對官兵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個集團軍按照分類實施、急需先配的原則,通過地方特招、上級代訓、聯合培養和送學進修等多種途徑,抓好新型作戰人才的補充配備。同時加快對傳統作戰力量人才升級改造力度,採取現有人才知識更新、相近專業人才改訓等方式,盤活現有人才資源,先後培訓出數千名雷達、導彈等新型作戰力量的專業人才。目前,該集團軍新型作戰力量的崗位人員基本上達到滿編配齊,訓練考核優良率達到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