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母入列以及後來的殲-15艦載機順利起降是又一個里程碑。“遼寧”艦服役填補了我國航空母艦的空白,並將有力地牽引中國海軍戰略轉型。
“這兩件事足以說明,我們的海軍在走向遠海。”梁芳說。
航空母艦入列、艦載機成功起降回應了國人對富國、強軍的期待,“航母Style”風行一時就是明證。但無法否認的是,中國海軍距離“藍水海軍”還有不小的差距。
“藍水海軍”的兩個標準是海軍運用範圍能夠達到遠洋以及海軍具備遠海作戰能力,“很明顯,我們缺乏大型艦船。”梁芳說,“艦載飛機太少、信息化裝備不足也制約著海軍走向遠海。”
國防大學教授李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航母是“藍水海軍”的重要標誌,我國目前僅有一艘,而且離形成航母戰鬥群還比較遠。
“目前,亞太各國正掀起新一輪潛艇採購潮,我們的反潛能力還不夠強。”“長時間在海上執行任務,要求對彈藥、油水等能夠及時補給,我們還缺乏足夠多的支援艦艇。”
海軍正在努力縮小這些差距,李偉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更多的艦艇前往遠洋活動。現代戰艦提高作戰效能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海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訓練。”而如今,中國海軍在遠海的訓練已經常態化。
在很多回顧海軍發展歷程的文章中,經常會提到海軍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司令員肖勁光坐漁船視察海防的故事,這段“恥辱”激勵著一代代海軍官兵。
“不管怎麼說,海軍的發展是很快的。”梁芳說,“它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