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的遠航,編隊響起100餘次戰鬥警報,日均8次還多。大年夜那一刻,沒有祈福鐘聲,只有尖厲的戰鬥警報。
隨著訓練轉型,實戰化已經成為全軍部隊的訓練重點。
島鏈之外的大海上,軍艦小得像一片樹葉。但,如果有一個龐大的信息體系做支撐,則會變成一只海上鐵拳。
遠航中,海軍近年來的信息化建設成果得到檢驗,各種海情、空情通過多手段實現實時傳輸,單艦電子對抗和預警能力明顯加強。體系的支撐,使三艘軍艦在大洋之上並不孤單。
走出島鏈,已成常態。
遠洋大考:國產裝備經受風浪考驗
除夕之前,編隊副指揮員、北海艦隊裝備部部長劉庚群少將召集會議,這個會與過年無關,只有一個主題:裝備。
編隊三艦均為國產,青島艦是國產第二代導彈驅逐艦,新近相繼入列的新型導彈護衛艦煙台艦和鹽城艦,是一對“姊妹”艦,全部國產化裝備性能良好,具有較強的遠海作戰能力。三艘軍艦在遠航中能否考出好成績,考的不僅是國防軍工的水平,更是裝備保障的綜合能力。
那天,青島艦並不寬大的會議室,擠進了近30人。機電、航海、觀通……有軍官,也有高級士官。劉庚群就想聽聽,持續航行中,裝備保障給力不給力。而這一切,只有在遠離祖國的大洋,才能得到真正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