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沛清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直升機在救援時往往受地形和海拔限制。每一種直升機都有不同的設計性能,如果這種直升機是按照在低海拔地區使用而設計的,那麼它就很難在高海拔地區正常飛行作業。
軍事專家、《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告訴記者,起降場不完備和氣象條件惡劣也是影響直升機救援的主要因素。由於雅安市地處山區,除少量公路外,幾乎沒有可供直升機起降的場所,而大多數公路又在地震中毀壞。據王亞男介紹,在一次救援行動中,只有兩架米-17安全降落在一段稍微完好的公路上,而其他直升機到了目的地卻苦於找不到降落場而一直在盤旋。
事實上,在靈關鎮修建的臨時停機坪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停機坪附近電線太多會影響直升機降落,另一方面,由於通信問題使得空中和地面難以溝通聯絡。
此外,這次地震災區的氣象條件也十分惡劣。由於雲層較厚,直升機為了看清降落場只能越飛越高;而雲底較低,只有400米,導致直升機剛一出雲就會碰到山尖。這些都使直升機無法安全降落。
營造使用環境
王亞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很多人都感覺這次地震災害我們派出的直升機太少了。而問題的關鍵是人們還不了解,直升機可以執行哪些救災任務,以及直升機在救災中的分工。
由於直升機機動靈活、可懸停,但載重小、航程短,導致直升機的作用就是在第一時間搶運傷員,而大量物資運送卻不是它的強項。從運力和運輸效率來看,公路運輸要遠遠大於直升機運輸。即使直升機可以運送一支搶險隊進入災區,但由於無法攜帶大型破拆工具,仍然不能有效地展開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