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動員組織人民群衆擁軍支前,充分發揮群衆工作“倍增器”作用,提升對部隊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
戰爭的偉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於民衆之中。革命戰爭年代,無論是在黨的領導下廣泛開展土地革命,創建紅色政權,還是建立抗日根據地,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抑或是打贏解放戰爭,都是以人民群衆為堅強後盾。和平建設時期特別是近年來,在組織“礪劍”“聯合”“使命”等系列重大訓練演習中,各級協調地方建立擁軍支前機構,做好交通道路、水電供應、安全警戒和群衆疏散轉移等工作,保證了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實踐充分表明,人民離不開軍隊,軍隊更離不開人民。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演變,人民群衆永遠是我軍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兵民是勝利之本”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習主席強調指出,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但要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內容和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條件下人民戰爭的地位作用和特點規律,賦予了動員人民群衆擁軍支前新的任務和要求。各級要適應國家安全形勢和軍隊職能使命的新變化,深化信息化條件下人民戰爭理論研究,積極探索動員人民群衆擁軍支前的作用機理。協調地方大力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幫助解決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重難點問題。針對部隊野外駐訓時間長、聯訓聯演任務重的實際,扎實做好訓練演習中群衆工作,努力形成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的生動格局。認真貫徹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協調地方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充分考慮國防和軍事需求,積極推動軍地在經濟、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網絡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使國防和軍隊建設獲得更加深厚的發展資源。適應國家利益拓展和加快軍事力量走出去需要,加強遂行海外軍事行動中民事工作的研究探索和實踐,為部隊有效履行使命任務創造條件。軍隊領導指揮體制調整改革後,戰區履行主戰職能,如何協調地方搞好支前保障是群衆工作亟待研究解決的現實課題,要適應新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需要,探索建立平時服務保障、戰時擁軍支前的軍地協調機制,密切戰區與相關省份的溝通協作,最大限度調動軍地兩個方面積極性,以更好地服務部隊備戰打仗。
積極參加和支援經濟社會建設,充分發揮群衆工作“助推器”作用,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我軍既當戰鬥隊又當工作隊、生產隊,積極幫助地方建立黨組織和紅色政權,利用作戰間隙幫助群衆開荒種地、搞好生產,同人民群衆生死與共、并肩戰鬥,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後,我軍忠實履行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神聖職責,勝利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和多次邊境自衛作戰,嚴密守衛祖國萬裡邊防和遼闊海疆,為國家繁榮發展和人民幸福安寧提供了堅強安全保障。同時,堅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自覺服從大局,勇於承擔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建設,積極參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大力支持扶貧開發和社會事業發展,奮力參加搶險救災,有力促進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充分表明,我軍是捍衛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軍都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永遠做人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