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自成體系、相對封閉的中國軍工企業,正逐漸向更大市場敞開懷抱。此間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上,不少軍工企業借“網際網路+”深耕民品市場的探索,為經濟轉型期的“軍民融合”開啟了一條新路。
“成立僅一年多,我們平台註冊企業用戶就超過12.1萬戶、發佈業務金額超160億元、成交額達25億元……”在近日舉行的2016國防科技工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上,來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儲玉光為與會者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新華社報道,作為中國航天軍工領域四家央企之一,中航科工2015年6月進入裝備製造服務領域搭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我們給平台取了一個響亮名字叫‘航天雲網’,未來它要打造成創新創業者與製造資源對接、企業橫向整合同質化產能、幫助行業上下游順利合作的開放性平台,助力中國製造優化‘生態系統’!”儲玉光說。
與中航科工的遠期構想相比,“老軍工”出身的長安汽車的信息化之路已經取得了實效。今年4月,長安汽車推出從重慶到北京的長距離無人駕駛測試,在業內引發不小轟動。
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唐湘民介紹,此外公司用“網際網路+”改造產品生產、行銷模式,近期推出的消費者個性化定制汽車服務,車主遠程啟動和遠程診斷車輛技術,也贏得了市場認可。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32%的業績,在上市車企中排名靠前。
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放緩、轉型加速的新常態,“軍民融合”是釋放增長潛力的重大選擇。儘管民品市場蛋糕誘人,但不少與會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技術轉移時還面臨“不能轉、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困惑。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戰略委員會秘書長吳志堅說,軍工企業相對封閉,研發、生產的計劃性較強,缺乏商業風險意識,加上保密的特殊需要,它們在進入市場時常常無所適從。
相比之下,以開放、共享、便捷、高效為特徵的網際網路技術,為軍工企業融入市場帶來了契機。一些與會者認為,在數字化、網絡化製造時代,國防工業將在更廣範圍內整合和配置資源,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低成本、高收益,並保持技術的持續領先。
清華大學系統集成專家張林鍹說,國防科技工業用信息化改造傳統製造方式進程中,“網際網路+”也將幫助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讓它們更加具備市場的基因。
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近些年與美國、英國、德國、瑞典、加拿大、以色列等十幾個國家的著名航空公司開展合作,在民用飛機零部件轉包生產上獲得了大量訂單。該公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洪傑說,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製造的相互融合,讓沈飛實現了飛機製造生產方式的根本性變革,這成為公司拓展民機市場的基礎。
除了借“網際網路+”進入民品市場外,中國國防技術和民用技術的雙向轉移任重而道遠。根據政府發佈的《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將深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行業封閉,突出核心能力,放開一般能力,推進社會化大協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