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深秋拂曉,蘇北沿海某機場引擎轟鳴,中國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多架直升機加速起飛,向海上預定空域機動飛行,一場艦機協同保障演練就此展開。
“島上有3名重傷員,急需轉運後送!”海上飛行途中,編隊機長汪文接到塔台指令,隨即調整航線,帶領編隊向目標位置撲去。
抵達目標島嶼上空,汪文下令解散編隊,由攻擊直升機臨空警戒,運輸直升機迅速選址降落。完成傷員搭載後,飛行員操縱直升機再次起飛,直奔海上中繼平台。
與陸地飛行不同,海上風向多變、風力較大,加之艦船受湧浪影響搖擺不定,讓飛行員精准著艦難上加難。飛行中,機組成員密切協同配合,克服速度不易控制、狀態判斷不准、操縱難度大等技術難點,及時調整飛行姿態,確保海上飛行安全。
10千米、5千米……隨著直升機距離艦船越來越近,偌大的艦身在海平面上若隱若現,飛行員及時調整電台頻率,與艦上引導員建立無線通信。
“海況×級、風向××度、船體橫搖×度……”汪文依據艦上引導員通報的海上氣象條件,帶領編隊展開著艦準備。
20米、15米……海面上,直升機高度不斷下降,高速旋轉的槳葉卷起陣陣浪花。靠近甲板,由於地面效應影響,直升機出現抬頭和振動,汪文與副駕駛協同配合,一人觀察艙外參照物,另一人緊盯儀表數據,操縱直升機不斷調整姿態。與此同時,艦上引導員也通過對空電台,幫助飛行員判斷著艦時機、找准著艦位置。
在艦機協同配合下,3架直升機陸續精准著艦。直升機停穩後,艦上勤務人員迅速轉移傷員,甲板上早已待命的機務保障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