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三千億大合同
印度航展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五屆。此前幾屆規模並不是太大,除了傳統的合作夥伴俄羅斯外,美歐等戰機生產企業並未予以太多關注。在這種背景下,2007年印度航展突然間備受美歐等西方國家追捧自然事出有因。印度空軍此前宣佈的戰鬥機巨額採購合同已經快到了對候選機型進行抉擇的關鍵階段,特別是美國戰鬥機突然借美印關係改善之機加入戰團,也迫使眾多廠家此次在印度自己的地盤上拿出看家本領,以便在未來的戰機專案招標中占得先機。
2005年初,印度軍方宣佈將採購126架下一代先進戰鬥機,這一巨額採購合同總額高達3000億盧比(1美元約合46盧比),如果再加上配套服務及配件供應,合同金額則更為可觀。在印度宣佈採購計畫後,歐洲與俄羅斯均拿出自家先進機型進行激烈競爭,隨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加入戰團,各方圍繞印度戰機採購合同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
在印度軍方廣泛邀請各方招標、卻又遲遲不拍板的情況下,每一次向印度展示自己戰機實力的場合,各廠商自然都不能錯過。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才使得一向名不見經傳的印度航展突然間熱鬧起來。
最理想的戰機出口市場
印度在宣佈戰機採購計劃後之所以能夠得到各方青睞,美俄歐等希望利用軍售來加強同印度的戰略聯繫是一個主要原因。印度在傳統上與俄羅斯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但近些年來,隨著西方國家逐步解除對印度的制裁,印度也看到了通過軍購強化與美歐聯繫的轉機。美歐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借機拉攏印度,使得印度向西方採購戰機的前景一片光明。
除了政治因素外,軍工生產所獲得的利潤同樣相當可觀。對於美歐而言,一旦戰機項目成功競標,如此大額的採購合同至少可以解決數萬人的就業問題,並且獲得充裕的資金讓本國戰鬥機更新換代順利進行。考慮到軍隊武器更新換代的延續性,在未來幾十年內戰機廠商很可能會財源滾滾,因此即便是自掏腰包來參加印度航空展,同樣也會讓這些廠商感覺物有所值。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印度本國的航空技術落後,向印度出口戰機既不怕“技術被別人吃透”,又能保證未來的長遠市場份額,因此也難怪美俄和歐洲都對印度的戰機採購合同如此趨之若鶩。不過國外專家對印度一味購買“洋”武器提高部隊裝備水準也普遍持疑異態度,認為這對印度自主軍事工業並不見得是好事。(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