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德韋傑夫視察俄北方艦隊航空母艦。(資料圖) |
不過,從1975年至蘇聯解體前,隨著核技術日趨成熟,特別是蘇聯核潛艇家族基本穩定在德爾塔級、台風級和阿庫拉級三種型號上,制造工藝和系統匹配大體實現系列化、規範化,而蘇聯潛艇兵的培訓也步入正軌,這段時間不僅是蘇聯核潛艇部隊發展的“黃金時節”,而且也是事故率最低的階段。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接收全部核潛艇的俄羅斯海軍長時間陷入無紀律狀態,導致核潛艇備戰狀態不佳,內部管理鬆弛,甚至出現了盜竊核反應堆燃料的惡性事件。“人殺潛艇”的巨大隱患逐漸浮現。從2000年8月12日“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故開始,不斷找上門來的事故讓外界對其核潛艇的戰鬥力充滿懷疑。
總統發誓鐵腕治軍
最新的這起事故表明,“管理不善”似乎依然困擾著重新崛起的俄聯邦武裝力量。總統梅德韋傑夫曾多次警告腐敗和玩忽職守是“打擊俄羅斯軍隊的嚴重疾病”,他發誓要對此采取鐵腕手段。
據悉,俄國防部長、著名的理財大師謝爾久科夫已接到梅德韋傑夫的嚴令,將徹查此次事故中的相關責任人,并將太平洋艦隊領導層進行“換血”。
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軍總參謀部今年向海軍學院下達任務,要求其參照美英海軍的管理條例,制定新的俄海軍業務管理辦法,以遏制惡性責任事故不斷上升的勢頭。
核潛艇洩露危害有多大?
據美國核專家托馬斯·科克倫稱,潛艇的核燃料一般被壓縮在燃料棒中,并深藏在潛艇中央,不可能出現大規模核洩漏,因此即使對環境有影響,也是在極小的範圍內。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任何一艘核潛艇出事都會人感到極度不安,僅以2000年沉沒的“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為例,它的兩個核反應堆共有重達3噸的放射性鈾元素,海洋生態專家形容它是“海底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如果發生洩漏,造成的生態大災難會遺禍數百年之久。
目前,美國、歐洲和日本共同出資幫助俄羅斯拆除廢置的核潛艇,就是為了防止“二次污染”的出現。(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