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村就像電影拍攝現場
美軍訓練中心的這些“伊拉克”的“村鎮”和街巷,讓人首先想到的是好萊塢影城中的各個景點和特效展示區。所不同的是,這些“村鎮”的每一條街道、建築物上及角落裡都安放了監視器。
每位受訓士兵從進入這些“村鎮”起就受到了“監視”,這些士兵在每場巷戰中的表現也都錄制下來,作為現場訓練後評比的資料依據。經過近一個月的巷戰訓練,士兵們都清楚自己曾“死”過幾次,“死亡率”在增加還是減少。
村鎮中每個人的“傷亡”情況都是有記錄的。訓練中心“村鎮”街巷中的人群和士兵每人身上和頭上都穿戴著特製的激光反應器,一旦這個村民或士兵被“擊中”,這些激光設施馬上就會“告訴”這位“傷員”以及部隊的指揮官現場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場的其他士兵也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這一突發情況作出正確的反應。
訓練現場一個最震撼人心的場面:軍車被炸後,“傷兵”股動脈會向外“噴血”。
表面看來,這僅是為了增加戲劇效果而已,可實際上,“傷員”流血的情況都由監控設施操控。搶救傷員士兵動作是否準確敏捷,都通過“傷兵”的“失血”情況反映在電腦上,現場的指揮官可通過電腦記錄及分析資料對搶救傷員士兵的訓練情況進行鑒定。
巷戰現場帶兵的指揮官麥克茲曼(MICHAEL S. MCSSAMENN)說,士兵現場的表現很難用A、B、C、D評定成績,因為戰場的情況千變萬化,而保存生命是最重要的。這位曾在伊拉克打過仗的指揮官說,訓練村裡設計的巷戰,被稱為“綜合伏擊”,要比在伊拉克的士兵們遭遇的巷戰複雜得多。
訓練越逼真士兵越多受益
在“巷戰”現場建築物後面,有幾位殘肢斷臂的“傷員”,他們正在一座簡易的涼棚下休息。這些傷員的四肢殘缺不全,血肉模糊,有一位“傷員”的雙手手指也缺了好幾個。可他們有說有笑,絲毫沒有痛苦的感覺。
現場帶兵的長官介紹說,這裡是“巷戰”的化妝室,幾位斷指斷肢的“傷員”都是殘疾人,他們的傷殘是源於以前的車禍或其他意外事故。
一位穿便裝的年輕女子穿梭在幾位傷員之間,忙著處理“傷員”的“傷口”。這位金發碧眼的女子是一位化妝師,因為她長年跟血水打交道,因此得了個綽號叫“BLOODY GIRL”。
這位化妝師正在為一名雙腿殘疾的“傷員”化妝。她把“血”水塗在“傷兵”的臉上、身上,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傷兵”兩條“斷掉”的大腿上暴露出來的“血管”擦乾淨,再重新塗上新鮮的“血”。這位女化妝師幹得一絲不苟。
這位追求完美好萊塢特效的化妝師說,逼真才能讓未上過戰場的士兵感到震撼,練兵場上的震撼能讓他們在戰場上克服恐懼感,更快地適應真實的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