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內外合作
韓國航天起步較晚,航天裝備技術用於軍事用途則更晚。作為一個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韓國期望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來保護自己的家園,並通過強大的國家實力在國際舞台上爭得“話語權”。
從十幾年韓國航天發展的軌跡看,其基本特點是內外合作:
一是建立健全航天發展體制機制。自1989年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成立以來,韓國政府逐步整合國內航天資源。2005年12月頒布了《宇宙開發振興法》。2006年12月建立了國家宇宙委員會,並集中航空宇宙研究院、科學技術院、電子通信研究院、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和航宇工業有限公司、現代電子工業公司、電信公司、大韓航空公司、大康公司和金星信息與通信公司等10餘家大型企業進行航天研發。
二是由於起步晚,還要發展快,韓國政府選擇了“借雞下蛋”的發展途徑。採取政府、科研院所、軍工企業三條腿走路,與軍事航天大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和歐洲空間發展公司進行密切合作,使用外國運載火箭發射本國的衛星,以保證民間與軍事應用的需要。
三是政府、軍隊與航天科研、航天裝備生產單位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分工落實,使民用與軍用航天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
計劃 雄心勃勃
韓國的航天研究和開發水平目前尚處於學習和仿制別國航天產品的階段,短期內還不能獨立研製中、大型航天系統產品,如實用通信衛星和中型運載火箭等。但由於韓國在電子工業、材料與加工、光學與精密儀器製造和化學工業等領域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因而具有發展航天工業的良好基礎。同時,韓國軍隊需要增強偵察、監視、預警等方面的能力,還要減少或脫離對美軍的依賴。
儘管目前韓國能夠製造衛星轉發器、遙感器和姿態軌道控制等分系統,已製造了多顆小型衛星,並能參與國外大型先進衛星的設計和分系統的製造,但並未因此而滿足。
近幾年,韓國航天發展勢頭更強,軍事航天項目緊鑼密鼓,2006年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航天發展計劃,該計劃包含諸多與軍事相關的航天項目。主要包括:
2009年,用第二枚KSLV-1火箭發射科學衛星;發射KOMP-SAT-3軍民兩用衛星的升級型號,黑白照片分辨率為70厘米、紅外圖像分辨率為7米;發射COMS-1衛星,具有氣象、海洋觀測和通信功能。
2010年,發射KSLV-2運載火箭,並攜帶重1噸的本國多功能衛星。
2011年之後,將發射KOMP-SAT-6光學成像衛星,設計光學遙感分辨率優於0.5米,能夠進入先進遙感衛星行列;發射KOMPSAT-7雷達成像衛星,分辨率優於l米。
韓國計劃到2015年進入世界航天十強國家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