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水平90分:自衛隊的救災已經細化到村級
日本歷來有軍民融合的傳統,既注重寓軍於民搞軍事現代化建設,同時也注重把軍事現代化的成果運用於民事救援。這次抗震救災就顯現出日本富有成效的軍民融合機制。
軍地協作機構高效。自衛隊加入各級政府的應急事件管理體制,尤其在軍地協作機制上顯得高效靈活。
首先,軍地共建穩健的決策本部。歷來防災救災最寶貴的經驗是“決策周密比決策速度”更重要。陸上、海上、航空自衛隊都向國家和地方應急決策本部派駐協調小組。以東京都防災指揮中心為例,決策中心有47名專職人員和60名安全決策聯席單位的聯絡員,配置了107個決策席位,涵蓋消防、地震、財務、糧食、衛生、氣象、通信、儲備、危險品管理等地方行政機關,覆蓋電視台、醫院、鐵路公司、出租車公司、廣播公司、水資源開發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船運公司、公路運輸公司等指定公共機關,還包括獻血協會、紅十字會等非政府組織,並有顧問團參與,進行城市安全規劃和處置重大安全事件。自衛隊協作小組獨占決策本部大樓的半層,在首相的直接統領下現場指揮調度全部人馬。
其次,軍地共享情報,實現同步互動。日本從救災到打仗,都高度強調軍地之間情報共享,有利於行動上的同步。在東京都防災指揮中心,指令情報室面積達329平方米,其工作目標是實現對突發事件區域的全面監控。與軍事情報部不同的是,這裡軍地兩家把情報力量統一調度和資源整合起來,同時向軍地行動部門發布信息。此次大地震發生後42分鐘,海上自衛隊的EP-3和UP-3電子戰飛機已經升空偵察,把海嘯情報直接發往情報中心。
軍民協同深入細節。日本的軍民融合深入細節,堪稱一絕,在自衛隊救援上是有目共睹的。例如,位於九州中央西部的熊本縣給市町村下達的應急預案中,詳盡規定了街道、村級單位召喚和迎接自衛隊直升機救援的協同程序。其內容是,各街道、各村如遇到突發事件,在迅速清理預定的直升機著陸場、開辟臨時著陸場時,應根據指揮中心的預先通知,根據救援直升機型號開辟相應著陸場,如小型2人乘直升機來救援,開辟白天直徑30米、夜間45米的平地,若是10人乘中型直升機來救援,則要開辟白天50米、夜間75米的空地,並澆水清除沙塵,以防飛機受損。除此之外,還規定了村裡與自衛隊偵察機之間的簡易通信方式,地面打青旗表示緊急事態發生,地面打赤旗表示平安。自衛隊飛機機身左右交互傾斜並打著陸燈10秒以上,表示明白。如果不明白則飛機呈蛇形飛行,機頭左右晃動並閃打著陸燈(1秒鐘連續閃幾次)。可見,自衛隊的救災已經細化到村級。
自衛隊向國家和地方提供不間斷通信保障。搶險救災,同戰爭時期國家機器面臨的危機一樣,最要緊的就是恢復通信,這方面,自衛隊下大力保障首相以下各級救災系統的通信,實現了決策本部與各行動單位、事發現場的不間斷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