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印度智庫認為,中國部分概念型武器的研發難度大、研製周期長,解放軍要完全掌握並能在戰時使用它們尚需時日。
青年參考文章稱,作為一個逐漸崛起的大國,中國近年來的軍事動向很能吸引眼球,反衛星武器、彈道導彈、航母等高端武器研發頻頻成為外媒揣測的對象。近日,印度知名智庫南亞分析集團(SAAG)發布報告,點評了中國最引人關注的七大“戰力倍增器”。報告強調,部分概念型武器的研發難度大、研製周期長,解放軍要完全掌握並能在戰時使用它們尚需時日。
一、反衛星武器
2007年1月11日,中國用導彈打下了自己的老舊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次試驗表明,如有必要,中國有能力摧毀敵方的偵察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與通信衛星,切斷其情報獲取渠道。這種能力當然屬於頂尖技術。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有意或無意地攻擊他國衛星都存在導致太空戰的風險,嚴重時還可能誘發海、陸、空及網絡空間的全面戰爭。公開展示這方面的能力,似乎暗示著中國不怕在太空打響未來戰爭,太空戰可能先於其他戰爭形態爆發。
二、反艦彈道導彈(ASBM)
自從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前任司令羅伯特.威拉德上將指出,中國研發能在2600公里外打擊航母的DF-21導彈之後,分析家們忙著估算這種導彈怎樣會對、在什麼條件下會對插手中國南海或台灣海峽事務的外國艦隊造成威脅。有人認為,這種武器能讓他國海軍無法靠近中國海岸,但ASBM要成功實施打擊,中間還有許多環節,包括衛星、超視距雷達、實時連接所有系統的數據鏈。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可能完全沒有反制措施。簡單地說,美軍會干擾那些環節中的某個節點,如改變航母航線、用電子或實體誘餌欺騙導彈等。
三、航空母艦
解放軍對前“瓦良格”號航母的改裝、重建工作接近尾聲。不過,在這艘航母只進行過幾次試航的情況下,馬上斷定中國已擁有航母戰鬥群,能夠進行國際干涉既為時過早又不切實際。俗語有雲“一花獨放不是春”,符合現實的判斷是:中國打造航母,初步目標是逐漸打破假想敵在太平洋上的第一與第二層防禦鏈。很明顯,解放軍要將航母元素列入戰爭計劃,需要不止一艘同類艦艇。結合印度的經驗也可以看出,將航母融入艦隊需要很多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