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今年是中印戰爭50周年,恰逢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印度總理辛格共同啟動“中印友好合作年”的開始。兩國國家領導人的舉動,明白無誤地告訴世人,中印都有誠意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年份,埋葬戰爭帶給兩國關係的傷痕。
環球時報文章稱,中印儘管有著不愉快的歷史記憶和現實的發展差距,但這兩個國家都具有悠久古老文明,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外交智慧;又同為新生的現代國家,在國際秩序、經貿發展乃至氣候議題等方面有著相似立場。因此,中印理應兄弟般地攜手成為不可分離的國際戰略夥伴。
在歷史上,中印不是沒有攜手的佳話。正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1954年在科倫坡國際會議上最早使用“不結盟”這個名詞,引發了周恩來總理創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這樣說,“不結盟”外交政策是當新生的印度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到一個強國如林、錯綜複雜的現代世界、想“摸著石頭過河”登上國際舞台時的智慧結晶。
印度現代文化聖人泰戈爾稱中國為“兄弟國家”,尼赫魯在1956年鼓勵民間高唱“Hindi-Chini Bhai Bhai/印度人和中國人是兄弟”的歌,一時中印友好氣氛非常濃厚。不幸1962年的那場戰爭澆滅了兩國的兄弟熱情,這一冷就是幾十年。1994年,我為印度文化關係協會的《印度地平線》客串編輯《印度和中國》特刊,我制訂的編輯計劃在送交印度外交部時,其他部分都得到批准,唯獨“印度人和中國人是兄弟”那段歌被删掉。不知今後什麼時候再能聽到那首熱情歌頌印中友誼的歌聲。國與國之間的友誼需要長時期精心培養,要破壞它卻易如反掌,而恢復起來則需要大量時間與精力。
荀子說:“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中印關係的“大理”在於:第一,兩國的文明之河共同發源於喜馬拉雅與青藏高原;第二,兩大文明交往數千年從不衝突;第三,“大乘”把印度古代文化精髓載到中國,現代印度人要深刻了解過去還得向中國文獻尋找資料;第四,漢朝以後中國有瓦解的趨勢,佛教對中國在隋唐時期再度統一做出貢獻,當時中國佛廟取名“護國”、“寧國”、“安國”、“隆國”等幫助維持了中國的統一與繁榮;第五,中印兩國是當今世界“民族國”沙漠中的兩塊“文明國”綠洲,但都有被沙漠化的危險;第六,兩國人口總和幾乎占人類40%,中印繁榮昌盛、同舟共濟,世界的事情就好辦了。至於邊界問題、歷史問題、貿易摩擦問題等都只是“一曲”(局部)中的“一曲”,不應使人們蒙蔽而看不到“大理”。相信兩國政府、人民和知識精英能發揚本土的聰穎明察,從中印戰爭50周年起步,勇往直前,共創“中印大同”勝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