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拜登政府的新基建計劃目標宏大但困難重重
http://www.CRNTT.com   2021-04-09 09:10:03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發布關於“美國就業計劃”演講,並公布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試圖以此創造更多就業、推動經濟增長。隨後,美國白宮網站發布《情況說明:美國就業計劃》,全面詳細地闡述拜登新基建計劃。

  該計劃為期8年,是拜登-哈里斯政府推動的“重建更好(Build Back Better)”政策的一部分,投資領域主要包括升級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傳統基礎設施,改善國內高速寬帶網絡、清潔水電網等公共設施,加大基礎研發和製造業投入,促進照顧老年人的“關懷經濟”發展等內容。

  拜登稱,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就業投資”,這一改革美國經濟的基建計劃意義非凡,將取得與小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或上世紀60年代約翰遜總統的“偉大社會”計劃同樣宏大的成果。拜登希望以此夯實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動力,以此獲得對華經濟與科技競爭優勢。

  但遺憾的是,拜登願望雖好但恐難如願,新的基建計劃不僅面臨重重困難,還將產生“蝴蝶效應”。

  首先,拜登政府計劃通過增稅這種方式為基建計劃籌足全部資金,或將導致赤字與債務繼續擴大。拜登計劃主張,通過將公司稅提升至28%、打擊企業避稅天堂、削減傳統化石能源稅收優惠等方式,增加未來15年聯邦稅收,以此來負擔基建支出。在經濟尚未複原的情況下,拜登增稅措施必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大的麻煩。

  其次,會增加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的矛盾。發展綠色基建、應對氣候變化雖好,但會影響美傳統能源利益集團的利益,在創造就業的同時,也會損害一部分就業機會,帶來新的利益集團間的矛盾。

  再次,加劇財富分配的矛盾和社會階層矛盾。為了保障基建支出,要強行對大公司和富人徵稅,必然引發富裕階層的不滿,加劇新的社會對立和矛盾。保守派和主要商業團體都對拜登的基建計劃反應冷淡,更是明確反對加稅。

  最後,可能加劇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美國傳統基建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資。在2019年美國基建投資中,68%為地方政府投資,聯邦政府投資占比僅為6%。而當前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是否有參與基建投資的能力和意願存疑。同時,大規模基建計劃如何獲得地方配套資金,項目如何在各州分配,也會帶來紅、藍州的對立和新的矛盾。

  不僅如此,美國接連推出大規模“撒錢”計劃會還會對世界產生影響。

  首先是債務風險。自去年2月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美國已經推出了六輪累計規模超過5.54萬美元的經濟救助措施,美國經濟刺激的總規模將迫近10萬億美元。在減少支出、增加稅收的政策推進緩慢的情況下,債務規模的膨脹不可避免。

  其次會增加通貨膨脹的風險。回顧上世紀60至70年代的“大通脹”,其根本原因是約翰遜和尼克松政府為了“經濟成績單”,肆意揮霍財政支出、濫發貨幣“放水”所致。歷史似乎正在重演,美國財政貨幣政策邊界越發模糊,聯邦政府大規模花錢後,美聯儲通過大額資產購買計劃,進行債務貨幣化,其結果是造成美國貨幣驅動型通貨膨脹。

  再次是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約40%~72%的美元在境外流通,此舉必定會將美國的通脹傳遍世界,加大其他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其結果是,美國經濟刺激效果留在國內,將刺激措施的手段成本分攤給世界。不僅推高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而且可能導致復甦乏力的國家陷入經濟滯脹,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最後,美國不計代價的財政刺激做法會造成“示範效應”,可能引發一些國家效仿,使發生類似於2010年歐債危機的風險上升。

  即使困難重重,風險眾多,拜登依舊高喊“重建美國”,並把“和中國競爭”作為這份基建計劃的“核心賣點”。事實上,拜登在宣布當天也絲毫不掩飾地說到,這可以幫助美國“在全球競爭中擊敗中國”。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敵意”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多邊環境下的世界,在發展經濟方面離不開中美任何一方,矛頭直指中國也許能給中國“添一時之堵”,但從更高的層面看,這只會讓世界各國看到美國的色厲內荏,打擊美國的國際形象,不斷削弱美國的影響力和實力。

  總體而言,美國後續通過推行基建計劃來“阻撓”中國發展絕非易事,世界各國也應警惕與積極應對美國“撒錢”背後潛在的隱憂與風險。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夢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