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接近人機合一
武器平台進步了,空戰是不是變得很簡單了呢?對飛行有著切身體會的飛行員們說,對抗其實比過去更加激烈。
蔣佳冀說,在超視距戰鬥中雙方主要依靠武器平台,但只要進入近戰就是“刺刀見紅”的“肉搏戰”。“戰機相距10多千米,而雙方相對速度1800千米/小時至1900千米/小時,也就是說飛行員反應時間只有10多秒鐘。”他計算說。
這期間,飛行員要利用來自平顯、態勢圖、耳機、目視等信息源提供的10多項數據,迅速從頭瞄、導彈、雷達、干擾等裝備間頻繁切換,可以說,10秒鐘內能否完美出手,決定著戰場的勝負。
今年“金頭盔”爭奪戰的一場對抗中,蔣佳冀與對手進入近距離格鬥,他通過目視搜索,迅速發現“敵”機。根據當時態勢,他判斷對手沒有目視發現他。此時,選擇出擊角度極為重要。他迅速增大高度差,在雙機交叉時,急速半滾倒轉。對手發現他時,已經被“咬尾”了。
“我一口氣打出了所有導彈,還打了幾十發航炮。滿分!”談起當時的戰況,31歲的蔣佳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繼去年以“42∶0”完勝對手後,今年他又拿下了單場比武的最高分。“這技術是怎麼練出來的啊?”有人好奇地問。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蔣佳冀笑著說,“要盡力接近人機合一,需要天天月月年年地苦練。”
戰友們說,蔣佳冀對飛行要求極為苛刻。飛行中的每個環節他都精心準備,空中每個動作都不含糊,飛行結束後每個飛參數據、每個視頻他都會一幀一幀用心分析,對對抗中各個環節的動作分解更是精確到秒。對於飛行中的相關數據,有的飛行員認為只要記牢就行,而蔣佳冀卻要求自己必須會計算推導。
一次,團裡組織山谷丘陵地帶超低空訓練,蔣佳冀建議按《大綱》最高標準組訓。部隊駐地雲霧多、能見度差、地形複雜,有人提出異議。可他堅持認為,只有平時訓練加難度,打起仗來才能增優勢。飛行時,他率先升空試飛,帶領全大隊飛行員完成了這項高難課目的訓練。
“對武器裝備的掌握,知道了不行,熟悉也不夠,要真正進入潛意識,成為條件反射才行。”蔣佳冀說,“人機合一,才是與空戰高手對抗的‘必殺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