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http://www.CRNTT.com   2023-03-19 07:45:22


實體經濟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彰顯了我們黨保持經濟穩中求進的堅定信心和應對當前複雜嚴峻形勢的戰略定力,為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全面把握當前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現狀

  學習時報發表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魏際剛文章表示,實體經濟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像我們這麼一個大國,要想強大,必須靠實體經濟”“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中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採取一系列舉措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鞏固和發展全球最全工業門類,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但也要看到,實體經濟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未徹底解決。糧食供求仍呈緊平衡,製造業大而不強,基礎設施缺乏綜合協同,服務業水平有待提升,經營主體競爭力、抗風險能力有待增強,部分領域“脫實向虛”等。短期看,中國實體經濟正受到需求不足、供給衝擊、預期減弱等不利因素影響;長期看,實體經濟受結構性問題的深刻影響。

  中國是靠實體經濟發展起來的,還要依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面對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課題,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之上,切實保障經濟行穩致遠。

  發展實體經濟需處理好兩大關係

  文章認為,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就必須牢牢夯實實體經濟的根基,關鍵處理好兩大關係。

  一是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劃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發展的根基,為其提供基礎與廣闊市場空間。虛擬經濟來自於實體經濟,又反作用於實體經濟。兩者共生共榮。實體經濟需要資金、數據等要素的支撐,需要金融服務、數字技術的賦能。虛擬經濟對於活躍實體經濟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服務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天職。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有機結合,就能相得益彰,推動經濟增長,否則就有可能使經濟失穩失速。我們需要合理界定虛擬經濟發展的“度”與“序”,形成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互價值創造、良性互動的機制,虛向實行,實用其虛,共同推動經濟發展。

  二是處理好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係。中國實體經濟具有多種生產力水平、多種業態、多種經營主體,需要因時因業因企因地制宜,構建由要素、投資、創新等有機組合的多元混合驅動方式,既要充分發揮勞動力和資源較為豐富以及加工基礎較好的比較優勢,又要逐步實現從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低生產率向高生產率的轉變。特別是,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實體經濟需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將創新作為應對挑戰的必要準備,作為滿足需求、解決突出問題的重要手段,作為提升質量、效率和生產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改變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實現從“依附跟進”到“跨越發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質造、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關鍵舉措,不斷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發展實體經濟要真抓實幹、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文章指出,發展實體經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立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真抓實幹、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需求導向要真實。實體經濟發展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需要,充分考慮各類人群需求。經濟體系、結構、布局以及產品品種、數量、品質、價格等,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需求,使經濟體系與各類需求相吻合,經濟結構與需求結構相匹配,經濟發展與國內外需求條件相適應。針對日益細分的市場,提供更加精細的產品、服務,更加系統全面的解決方案,以更多價值創造來適應、引導、釋放需求。

  質量為先要堅實。強化標準引領,形成“底線標準、消費者滿意標準、戰略性標準、國家安全標準、未來標準”相統一的產業標準體系。形成以質量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構建質量與價格的科學聯動、反應機制。推動企業精心設計、精益生產、精細服務。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制度、誠信體系建設。

  發展根基要扎實。加強基礎研究、基礎工藝、基礎技術、基礎軟件、基礎零部件、基礎架構、基礎設施等基礎能力建設。強化基礎研究,著力解決影響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及共性技術。推動實施重大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培育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為核心的質量新優勢。支持重點領域質量攻關。針對重點行業,組織攻克一批長期困擾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共性質量技術,加強可靠性設計、試驗與驗證技術開發應用,使重點實物產品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環境適應性、使用壽命等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增強基礎設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撐保障能力。

  產業體系要厚實。作為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實體經濟要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戰略重點。構建集高效農業、現代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優質服務業、未來產業於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超前部署未來產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經營主體要充實。無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政策上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以最佳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要素在中國市場匯聚,讓不同類型的經營主體發揮出各自的功能與作用。以豐富多樣的經營主體,支撐現代產業生態構建,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惠及民生要務實。發展實體經濟根本目的是為了造福於民,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通過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擴大全社會吸納就業的能力。通過產業升級,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收入水平。通過推動實體經濟現代化,不斷降低全社會運行成本,以更快更好更多更優的產品與服務惠及千家萬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