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23-10-26 00:18:03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經濟日報發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何自力文章稱,習近平經濟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指導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具有獨特的理論品質和鮮明的原創性,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深刻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運動規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通過揭示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性,闡明生產關係、交換關係、分配關係、消費關係的本質特徵。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於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及其運動規律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現在,各種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但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麼經濟理論”。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分析和回答經濟建設實踐中面臨的新問題,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運動規律,推動經濟理論創新,指導經濟建設實踐。

  習近平經濟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特徵和科學內涵。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證。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四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提供制度保障,著力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五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著力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機統一,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六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既發揮好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好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七是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奠定堅實基礎,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理論指導。

  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文章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在具體的經濟研究活動中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堅持唯物辯證法,強調從客觀實際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在經濟現象背後起作用的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闡明經濟關係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和趨勢。二是堅持科學抽象法,強調借助人大腦的抽象力開展經濟研究活動。一方面從具體到抽象,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占有大量經驗材料的基礎上,對經濟現象進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去偽存真的深入分析,發現經濟現象背後的運動規律;另一方面從抽象到具體,將抽象的理論範疇和概念再現為具體的社會經濟過程,使人們能夠從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中深刻把握發展規律。三是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強調要從歷史條件和歷史環境出發深入研究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在此基礎上提出系統的經濟範疇和經濟理論。社會生產關係發展和變遷的歷史過程是經濟理論的基礎,經濟理論則是社會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遷的歷史過程在思維中的再現。一種經濟理論是否科學,歸根結底要看它是否科學地反映客觀經濟規律。
 
  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及其運動規律,同時又在實踐中探索和提出了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開展經濟研究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體現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二是堅持自信自立。強調黨的百年奮鬥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開展經濟研究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和把握,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豐富獨創經驗升華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新的貢獻。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強調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開展經濟研究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牢牢把握經濟研究的正確方向,又要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深入研究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發現新情況、思考新課題、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凝練新觀點、構建新理論。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強調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並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衹有抓住事物的矛盾,認識事物運動的內在規律,才能自覺地引導和推動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開展經濟研究要準確研判形勢,善於把握大勢,找准問題發生的源頭和規律,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深入研究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過程中存在的新問題,著力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努力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

  五是堅持系統觀念。強調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衹有用普遍聯繫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開展經濟研究要立足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把握好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理論指導。

  六是堅持胸懷天下。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開展經濟研究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深刻把握全球發展大勢,深入研究全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提出並形成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

  習近平經濟思想所體現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繼承,又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豐富哲學智慧的發揚,對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開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文章稱,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國基本國情,深入探索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及其運動規律,形成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重大貢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第一,創造性地提出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當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不斷增強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確保改革和發展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加強黨的領導與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聯繫,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二,創造性地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要讓全體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成果由全體人民共同分享,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各項工作的標準。創造性地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依靠力量以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評價標準問題。強調“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深刻闡釋。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靠力量的深刻闡釋。強調“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是對黨領導經濟工作評價標準的深刻闡釋。這一重要思想既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人民為中心的客觀必然,又體現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新發展的主觀自覺。

  第三,創造性地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研究不能脫離實際,不能閉門造車,要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衹有對特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生產力狀況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形成科學的經濟學說。我國是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解決發展問題始終是我們黨面臨的重要課題。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入新時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傳統的重速度和規模的發展方式向重質量和效益的發展方式轉變勢在必行。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為黨領導經濟工作明確了方向,也為推動經濟理論研究指明了方向,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詮釋,揭示了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鮮明主題、制度基礎、戰略舉措,形成了一系列破解發展難題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第四,創造性地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深入探索適合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資源配置方式,逐步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項制度並列,都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深刻揭示了現階段我國所有制關係、分配關係、交換關係的本質特徵及其運動規律,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形成和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五,創造性地提出樹立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在創新驅動基礎上促進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協調和空間布局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落。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要善於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要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要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創造性地提出新發展理念,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六,創造性地提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一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潛在增長率,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新變化新特點,闡明了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必然性及其規律性,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經濟運行規律的認識。

  第七,創造性地提出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實體經濟。製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加強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闡明了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在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規律的認識。

  第八,創造性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必須著力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推動全方位高水平開放,不斷增強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階段的新變化新特徵,闡明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客觀必然性,深化了我們黨對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必要性的認識。

  第九,創造性地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兩輪,兩者內在統一、相輔相成。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沒有經濟社會發展,就不可能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沒有國家安全,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既要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又要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營造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努力形成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發展的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新征程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客觀必然性,闡明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基本思路,深化了我們黨對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的認識。

  第十,創造性地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中國方案。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全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帶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要更加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契機,進一步激發進口潛力、放寬市場准入、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要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升級貨物貿易,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以數字化綠色化為方向,進一步提升國際分工地位,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這一重要思想闡明了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中國方案,深化了我們黨對經濟全球化規律的認識。

  文章最後稱,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對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作出的系統理論概括,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在經濟領域的集中體現,是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引領未來的科學理論,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方法論,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精神實質,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