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最近到西北一個農業縣採訪,遇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基層農技員10年前在當地率先發展大棚蔬菜,從小到大,現在規模發展到1萬畝。有關部門看著勢頭不錯,今年制定設施農業規劃,要求他加大發展規模,每年帶動周邊新增1萬畝。
按理說,有了好政策,農技員該高興才是。可他卻一臉焦慮:“目前1萬畝的規模,技術力量已經很吃力了,再擴大面積,肯定管不過來。再說,規模一下擴大了一倍,銷路怎麼辦?”
農技員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筆者仔細了解,今年縣裡的設施農業規劃目前僅完成六七成,有的鄉鎮進度還不到10%。規劃遇冷,讓我們再次認識到,農業產業發展必須尊重客觀規律,靠拔苗助長、盲目擴張,難免會帶來“菜賤傷農”的後果。
事實上,許多好產業成長背後的秘笈,都少不了科學的發展規劃。贛南臍橙、蒼溪紅心獼猴桃等等,許多特色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都經歷過無序發展、盲目擴張,到科學規劃、品牌營銷的過程。試想,如果不顧市場規律,盲目制定規劃,只是一味追求上規模、趕速度,即便投入再多的人才、資金、技術,恐怕也難以把特色農業做大、做優、做強。
因地制宜強“特色”,加強規劃科學性勢在必行。怎麼幹?既要打夠提前量,也要留夠安全量。既然是規劃,就要適度超前,給產業留出充足的發展空間。但與此同時,也要保持清醒,因為任何一個產業發展都面臨市場風險,尤其是農業產業還要經受自然風險的考驗,因此,不能只是一味地盯著規模效益,憧憬著規模紅利,更要尊重市場規律和農業發展規律。
當然,要想讓產業規劃發揮應有作用,離不開政府角色的準確定位——不當“大掌櫃”,多當“店小二”。產業發展面向大市場,政府不能越位,直接替農民拿主意,干預具體的經營和生產行為。而是要及時補位,圍繞服務發力。比如市場行情如何,什麼樣的產品賣得俏?及時把準確的市場信息傳給經營主體。另外,如何優化供應鏈,如何助力農產品漲身價?這些方面,靠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政府則應及時出手,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壯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讓他們帶動更多農戶,合力發展現代產業。
產業興,百業興。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各地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大有挖掘潛力。用好產業規劃這個工具,科學哺育、規避風險,那麼,這一張張“特色牌”,就算目前仍是棵小苗,相信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常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