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望牙卻步”何以破?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4:40:16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紅網評論,近日,有關“種植牙該不該納入醫保”的話題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大多數民眾被萬元一顆的牙齒價格嚇退,紛紛表示:種牙無法報銷,實在“壓力山大”。與此同時,近年來“拔牙、補牙、根管治療、牙齒正畸”等相關的口腔治療費用都動輒上千且居高不下,“看牙”逐漸成了既受罪又花錢的“苦差事”。更有網友調侃道:“掙錢的時候從沒覺得自己有多值錢,每次去看牙的時候就發現原來我這麼值錢。”(12月13日 中國新聞網)

  事實上,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健康意識的覺醒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口腔問題不斷凸顯,民眾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據《2019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的口腔就診情況、公開資料整理及預估顯示:2019年全國口腔就診2.96億人次,其中醫院門急診約1.56億人次,單體與連鎖診所共提供約1.4億人次口腔服務,人均單次口腔醫療支出約472.5元。目前,國內口腔醫療市場以每年250億元左右的速度增長。而對於中低等收入群體來說,牙齒治療是一項不小的開銷,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被視為“不可多得的財富”,“看牙又貴又難”則是大眾認知的普遍印象。

  那麼,“高價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這與較高的醫療成本定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目前國內臨床種植牙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國產化程度低導致前端採購價始終處於高位。除此以外,牙科醫療行業各種檢測儀器、手術器械也高度依賴進口,這都構成了成本的大頭。再加上目前國內牙醫需求缺口巨大、技術差異明顯,每百萬人擁有牙醫數量僅有100名,“供不應求”的醫患比例下,技術水平更高的醫生自然意味著更高的收費價格。

  其次,牙科醫療機構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也使民眾不得不為經銷商加價、牙科醫生即其他醫護人員的收入、醫院的利潤等諸多環節“買單”。在罹患牙科疾病的患者與日俱增,公立醫院“一號難求”的現狀下,資本操縱下的口腔醫療機構良莠不齊,一些“黑診所”利用病人“病急亂投醫”的心理高價收費、牟取利潤,更有甚者在未經過充分專業的術前口腔檢查和全身的健康評估前就給患者進行盲目種牙、矯治,為患者的口腔健康埋下了更大的隱患,也鑿開了未來牙齒修復資金投入的“無底洞”。

  另外,由於目前國內口腔醫療服務醫保覆蓋項目較少,各地政策大多僅涵蓋補牙等基礎治療的部分費用,而洗牙、塗氟等口腔疾病預防以及種植牙等大多數口腔治療項目,都未被涵蓋在醫保範圍內,因此報銷困難。市面上的商業保險也同樣側重於牙齒保健治療、基礎治療,對花費高額的複雜治療或牙齒美容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而,以上種種原因都使“看牙貴”成了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