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4日,一列滿載雲南特色農產品的冷鏈集裝箱組成的中老鐵路列車從昆明騰俊國際陸港駛出。 |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西方主要國家相繼推出了為發展中國家援建基礎設施的所謂新戰略,日本也期待能够借此東風促進基建出口,但尚未擬定具體對策。各國出現了步調混亂的情況。
《日本經濟新聞》1月13日發表該報編委西村博之的文章《美歐對抗“一帶一路”——想法先行,步調混亂》,文章說,2021年12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公布了基建援助戰略“全球門戶”計劃。該計劃將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力爭在2027年之前由官民雙方籌集最高3000億歐元的資金。
2021年11月25日,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宣布,英國發展金融機構CDC集團將更名為英國國際投資公司(BII),強化對外提供基建援助的體制。援助對象範圍將從非洲、南亞的英聯邦國家擴大至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國,未來5年年均投入15億到20億英鎊。
2021年6月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提出了“重建更好世界”計劃(B3W),決定在基建援助領域展開合作,比如在南太平洋島國帕勞海域實施的海底通信電纜鋪設作業。
國際協力銀行等日美澳三國的政府機構在2018年就交換了在“印太地區”合作援建基礎設施的備忘錄,海底光纜就是其中的一號項目。雖然是為了幫助帕勞建設對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通信基礎設施,但也有牽制中國影響力目的。
美國對於“一帶一路”向“印太地區”延伸保持所謂高度警惕,為加大支援力度,美國還在2019年新成立了國際開發金融公司。澳大利亞政府也推出了援助太平洋島國基礎設施的澳大利亞太平洋基礎設施融資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