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18年10月31日,在北京海淀公園內的“未來空間”,人們與智能機器人交流。(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10日電/6月,一名女生就讀清華大學。她叫“華智冰”,對文學和藝術很感興趣,是人工智能創造出的“虛擬大學生”。“華智冰”在微博上發布的視頻流傳到全世界。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8日報道,據清華大學介紹,“華智冰”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能對文字、圖像、視頻數據進行學習,并變得越來越聰明。除了會作詩和繪畫外,“華智冰”還具有探索能力,未來還會設計網頁、編寫代碼等。
科學家們的目的是打造出像人一樣具備多種思維活動的通用人工智能。有上百名科研人員參與該項目,其所使用參數是“GPT-3”的10倍,能讓“華智冰”更聰明。“GPT-3”是2020年在美國誕生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可寫出流暢的文章。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報告稱,從學術期刊上的人工智能相關論文引用率看,2020年中國已經首次超過美國。中國所占比例為20.7%,超過了美國所占的19.8%。據悉,自2012年以來,中國的人工智能論文數量已達24萬篇,遠遠超過美國的15萬篇。中國在圖像認知和生成等方面取得了優秀成果。
要創造出可以使用語言的最先進人工智能,離不開充足的人才和資金支持。東京都立大學副教授小町守准指出,“能够進行開發的是很有限的參與者”。研發出“悟道2.0”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將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小米等合作。
盡管美國的企業和大學在人工智能相關學術組織中仍有很大影響力,但如果聚焦於個人,就會發現中國的實力正在凸顯。過去中國的人工智能專家往往在美國很活躍,但近年來他們主要致力於在本國培養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