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多少年後,中國才可趕上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3 16:32:06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0日發表社論說,中國大陸在大躍進時期,毛澤東的口號是超英趕美,其時用的是土法煉鋼;50年後,換成改革開放,憑的是資本主義,雖然喊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再高喊解放台灣,而是低唱拉攏台灣,就藉此一變,中國重新站起來。經濟上,今天已經超英了,下一目標是五年內可以超日,進而趕美,那麼要到多少年後,才可趕上美國?

  這就很難計算,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是略高於10%,今年的口號是保八;美國過去的增長是2%左右,今年是倒退,要保的可能是-2%。但這種一分進,另一分退的現象並非是永久性的,那麼可能性以至一般性的估計是怎樣呢?剛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最近在香港的一個論壇上曾揚言,在15年至20年間,亦即是在20年內,中國會趕上美國,變成全球經濟的一哥。

  社論說,目前美國是全球經濟的第一大國,全國生產總值大概是14兆美元左右,占全球的比重大概是兩成半左右;中國大陸雖然已是第三大國,但生產總值只有4兆美元左右,占全球的比重不到一成,大概是6%稍多,相差很大。

  但問題卻是,中國大陸在急步跑,美國只是緩步走,有時甚至走三步,退一步,和新興國家比較,有時可說是實質的退。在戰後初期,美國的生產總值,占全球的四成,十年前只占三成,如今只有兩成半左右,在1978年,亦即改革開放的前夕,中國大陸的生產總值只占全球的1.8%,如今已大躍進至6%以上,若以這種速度來計算,克魯曼的預言肯定是正確的。

  不單只是正確,還近乎保守。因為中美之間,目前相差只是三倍左右,不若十年前的相差,多達十多倍,若果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仍維持每年約一成的速度,而美國的增長,就只能保持每年2%左右;十年以後,中美之間的經濟體積,自然差距收窄,又到了13年後,中國大陸的全國生產總值,就剛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哥。不過意外始終會出現,而彈性亦應當保留,因此需要由13年增加至15年,克魯曼作為經濟學大師,說話要有分寸,估計要留後路,因此便有15年至20年之間的說法。

  至於人均生產值,15年後,中國大陸應當只達到美國的兩成三左右,豈非生活質素仍然低於美國?非也,若以消費力平準計算,美國的物價水平比中國大陸高出三倍有多,因此兩地的生活質素,到時其實相差很少。至於兩岸四地的其他三地,目前港澳的人均生產值,已達美國的六成半左右,而台灣則是港澳的六成半左右,若再以消費力平準計算,三地其實是差不多一樣,若果三地今後15年的經濟增長每年能維持在半成左右,不出15年,港澳二地自然會超越美國,在全球而言,亦可能勉強打入十名以內。

  社論說,那麼人民幣豈非可立即取代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貨幣呢?非也。原因是美國早於1880年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哥,但多等半個世紀,美元才可取代英鎊,成為全球的第一貨幣,何況人民幣至今仍未能自由兌換,人民幣的國際化只進入初階段,人民幣最低限度要取得兩岸其他三地的合作,才可以第一步與美元平起平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