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能否在與日本的衝突中獲勝很難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8 10:57:56  


 
  當代亞洲是一個混亂、多極的地方,不適合劃分等級。就經濟規模而言,中國要比其鄰國大得多,但從技術、人均GDP或制度等其他方面來說,它遠非最好的。亞洲觀察家比爾•埃默特在其新書《對手》中寫道,中國的增長受困于投資浪費、大量資本輸出、外匯儲備膨脹以及重度污染。

  中國模式算不上比其對手更出衆。日本的腐敗程度要小得多,管理也更好,在科技上大幅領先。儘管當前全球經濟减速給日本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但其資金充裕的公司繼續向從電子到鋼鐵的一切領域投入巨資搞研發。因此,日本如今在綠色汽車技術方面世界領先,而中國不太可能趕得上。

  甚至韓國也崛起爲一支力量,它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創新和高技術的經濟體之一。在最近發布的國際創新指數中,韓國得分位列世界第二,而中國排在第27位。韓國的例子說明,今日亞洲國家在不同領域各領風騷:中國擅于生産大量低端産品,而韓國在創新和高技術産品上占先。

  外交政策的現實主義者樂于指出,亞洲地區以前從未經歷過中國和日本同時强大的時期,他們擔心事態發展可能導致衝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家阿倫•弗裏德伯格將當代亞洲與19世紀的歐洲相比,當時的大國在爭奪控制權。但這正凸顯中國離坐上“地區霸主”位子有多遠。沒有某個單一國家能主導19世紀的歐洲,類似的,中國能否在與日本的小衝突中獲勝都難說,更不用說日本的主要盟友參與進來的更大衝突了。不要忘了,儘管中國的國防預算經歷了多年兩位數增長,但北京至少還需10年才會擁有其第一艘航空母艦,而美國已有11艘。

  中國和美國作爲“債權人-債務人”和“賣家-買家”的關係,讓彼此命運相連。其實中國和日本之間也是如此:中國早在2007年就已超過美國成爲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人口老齡化的日本受益于廉價的中國工人,而珠江三角洲的那些工廠經常仰賴日本製造的機床和技術。全球和地區的諸多合作均符合兩國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