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反腐成績斐然
雖然官方推出一系列措施完善舉報制度,鼓勵民眾揭發腐敗案件,但據新華社下屬的《瞭望》新聞周刊報道,近幾年民眾通過官方反腐渠道進行舉報的熱情有所降溫。北京檢察機關在2008年“舉報宣傳周”披露,近5年北京檢察機關受理的案件,經群眾舉報的只占35%,較之本世紀初的近70%下滑顯著。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自發的民間反腐却成績斐然。以陝西省“華南虎照片造假事件”最終被揭穿為標誌,中國民間反腐已從傳統的舉報、信訪等方式,逐漸轉變為以網絡為平臺進行反腐,形成體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
在民間網絡反腐的强大攻勢下,2008年,南京“天價烟”局長周久耕、深圳“猥褻女童”局長林嘉祥、四川劍閣縣“節約”局長曹正直、江蘇徐州市“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等官員相繼落馬。今年以來,浙江東陽市審計局局長韋俊圖,因2003年公款支付娛樂消費的清單在網上被發布,引來輿論嘩然而被免職;溫州市舊城改建指揮部黨組書記、副指揮吳權書,也因網友曝光了一份當地官員低價購買拆遷安置房名單被“雙規”。
“民間反腐人士喜歡利用網絡反腐,是因為網絡有傳播廣泛、交流便捷、身份虛擬以及風險小等不少優點。”《瞭望》引述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成言的話說,“利用網絡不但有利于保護自己,而且容易製造社會轟動效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使所揭露的腐敗事件,能儘快進入司法程序。”
至於民眾通過官方渠道舉報的熱情下降,北京中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杜立元認為,主要原因是官方對證人的保護力度還不夠。官方在證人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過于原則性,在程序上缺乏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而且側重被動的事後懲罰。
中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保護舉報人法律,一些保護證人的規定也缺乏可操作性。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日前透露,改革開放30年評出的10個反腐名人,就有9個遭到報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