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官方按照相關調查數據給“中國網民”畫出的一張“標準像”卻沒有這麼令人樂觀。“一個二三十歲、收入不高、工作不穩定、居住在城市的未婚男性青年”——這就是占中國網民數量一半以上網民群體的形象,這個群體中還有相當比例的沒有收入、有網癮傾向的少年。若按照西方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標準,顯然,“中國網民”的信用等級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並不穩定。
而從社會結構的分類上,“中國網民”無論從年齡上還是從職業上其實還是一個相當不成熟的群體,還不能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換句話說,他們的社會地位不高,還難入社會的主流。
既沒經濟地位、也沒社會地位的一群人聚集在網絡這樣一個虛擬世界中,不僅加重了這個世界非理性成分,也使這個世界常常飄逸著許多幻想色彩,所以也有人將中國網絡比作“魔獸世界”——可以創造出許多奇跡和神話來。普通的人如受到網絡世界(神仙世界)的包裝和追捧,那便會一夜成名,這被稱為“得道成仙”;而由網絡世界製造出來的“人和事”,如能轉化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那就叫“下凡到人間”。
“網絡紅人”(如“賈君鵬”和“小胖”)、“網絡流行詞”(如“冏”、“欺實馬”和“躲貓貓”等)以及所有網絡現象,常處在虛擬與本真、是非與非是的轉化中。
由此, 網上世界雖然是一個虛擬世界,其實是真實世界的的折射。從“賈君鵬”現象,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的部分群體,尤其是構成網民大多數的青年人群體,存在著兩個特點:其一,這個人數龐大的群體游離在社會的邊緣,其特性是不成熟,有時甚至是非理性;其二,網絡被當作這個個體與群體情緒的傳遞器、宣洩器,而非正常的信息交流渠道。
這就可以解析,為何在中國,網絡世界成為一個“魔獸世界”,這個世界,越來越頻繁地衝擊著真實世界,最近發生的許多“群體性事件”,乃至騷亂,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其源頭。
從這個角度來看,給我們的警示是:其一,一味責怪中國網民的不成熟是不公允的,背後的問題是存在著產生這個群體的社會條件,存在阻礙青年人進入主流的障礙;其二,中國主流媒體沒能成為暢通的渠道,使得許多人只能通過網絡來宣洩情緒和想法。因此,要理解中國網絡的“魔獸世界”的問題,還得從現實社會中去尋找。最重要的是要理解、關注這個群體,讓其在現實中拓寬情感宣洩、意見表達、個體發展的正常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