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中國經濟複蘇基礎趨穩。 |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美國《僑報》8月4日載文《中國經濟在全球爭議中前行》,摘要如下: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日(3日)發布信息說,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3.3%,是該指數連續5個月高於50%這一經濟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並大體在53%的水平穩定運行,“表明中國製造業經濟總體企穩向好態勢日趨明顯,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勞動力需求有所增加但企業用工仍顯謹慎”。
作為宏觀經濟先行指標之一,中國PMI指數為中國經濟企穩注入了最新的證據。
如果說2009年最具魔幻懸疑色彩的戲碼,應非中國經濟莫屬了。在高高低低的預測中,在漲漲跌跌的爭論裡,在起起伏伏的多空下,世界為中國經濟陷入了激辯——看衰的分析師多依據中國出口的頽勢,看好的運營商則重視中國經濟刺激案的空前力度。看空的人們總能從身邊的實體經濟中找到證據,看多者卻在資本市場悄然盈利。
這些疑問從一年前就開始了。例如中國會否引領甚至拯救世界經濟?中國經濟今年能否達到8%的增長(簡稱“保八”)?中國資本市場是否剛出谷底又面臨泡沫化?……史無前例的爭議持續了不短的時間和極大的範圍,在巴菲特、羅傑斯之類投資大師或者美歐的銀行家、各國央行的官員們“泥菩薩過河”之時,甚至不忘顧及這個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