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還於今年2月和5月分別為收購澳大利亞羅斯貝裡(Rosebery)礦山和澳大利亞第10大礦業企業礦山Pan Aust Limited股份,與中國企業展開了較量。
羅斯貝裡礦山收購戰時,中國企業除了礦山外,還收購了擁有礦山的的企業;Pan Aust Limited股份收購戰時,中國提出了高出韓國(5000萬美元)近兩倍的1.42億美元的報價。
韓國連敗病根原因在於財力和戰略不足
問題在於,這種局勢可能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持續下去。因為中國開始憑借高達2萬億美元的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積極確保資源。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併購(M&A)市場萎縮,中國反而借助這一機遇積極推進收購海外企業,尤其是在能源領域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後,歐美企業也將開展收購工作,中國此舉是為了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搶先確保資源。
據全球信息企業麥肯錫稱,在全球M&A交易中,中國所占的比重從2007年的0.7%增至去年的1.6%,今年第一季度增至4.0%。中國的M&A集中在能源企業,占今年第一季度交易數量的54.5%,交易額方面占98.8%,主要是能源、礦業等能源相關企業。
與此相比,韓國首先在財力方面比較落後。韓國石油公司為今年勘探和收購新礦山而籌措了比去年多出一倍的8.8萬億韓元預算,但這僅僅相當於中國石化收購埃達克斯這一家石油公司的費用。韓國礦物資源公司今年為開發海外資源和收集相關信息而籌措的預算僅為2700億韓元。
專家指出,韓國不僅在財力方面,在戰略方面也不敵中國。中國制定了各種戰略,包括在反美情緒較強的委內瑞拉、西方國家影響力較小的非洲等政治夾縫地區發動集中攻勢,以及向落後或新興經濟國家提供貸款,同時獲得資源開發優先權等。
相比之下,韓國的資源供應來源僅限於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沒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資源開發公司。此外,還缺乏制定戰略的專業人才。韓國國內的資源開發專業人才只有800人左右,僅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一家企業研發人才(2.2萬人)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