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轉型期:政府和民間需良性互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7 09:35:01  


 
政府和民間須凝聚共識

  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特點是什麼?除了中國社會的一系列特征之外,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民間意識相當程度地走在了公權力的前面;當然,這種意識還相當粗糙和初級,需要疏導。而一旦進入疏導的層面,就很容易與相對滯後的公權力層面的傳統思維相結合,而形成公權力以保護為名對公民權利的制約。黑格爾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公權力和民間兩方面的“衝突”,其實分別建基於雙方各自的生存土壤。

  既然這樣,中國社會和政治轉型期間,當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態已經改變,而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環境還沒有根本改變時,也就是個體、社會與政府三者的關係還沒有最後理順時,中國最需要的是政府和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所謂良性互動,就是這種互動的終極目的是在和諧的氛圍中取得妥協,在妥協中推進社會的進步;所謂妥協,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絕對讓步,而是雙方出於一個共同的目的,以理性對利益紛爭展開思考;其間,適度的衝突是難免的,但衝突絕非終極目的,而須有階段性的妥協結果。

官民心態和磨合機制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雙方的心態:從公權力一方來說,雖然各種機制稍滯後於民間,但在轉型期,其心態必須是開明、開放的;從民間來說,雖然發展超前,但難免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因此其心態必須是理性和自省的。

  當然,“綠壩”事件只是中國社會和政治轉型過程中許多個案之一。在今天的中國,類似“綠壩”事件折射的公權力與民間之間在思維和行為模式上的差異比比皆是,有的以激烈衝突呈現,有的則沉澱而成為雙方的心結,並醞釀新的社會不穩。但政府如何及時搜集、評估和回應民意,民意如何在抗爭中尋求與政府對話,並找到共同通道,則是從“綠壩”事件中可以獲得的啟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