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我們從這次大選中的“中國議題”來進行分析。實際上,正如許多媒體都報道的那樣,在日本這次大選中,“中國議題”已經淡出,並沒有成為各個政黨競選講演的焦點。日本民主黨雖然在“政權公約”中提到日中關係,也是一筆帶過的。根據日本媒體的驗證報道,“政權公約”中的內容並不是在執政中都能夠實現的。大選期間,日本民主黨的“領袖群們”儘管發表過一些未來將促進日中關係的言論,但那大多是媒體記者們“逼”問出來的,也不排除這是民主黨在大選中為了有意表示與自民黨不同的“作秀”表現。
第四,我們從民主黨領袖的執政理念來進行分析。日本民主黨的“幕後黑手”小澤一郎儘管從事過諸多包括推進實施“長城計劃”在華植樹造林的友好活動,但他一直是一個對華強硬人物,主張“該對中國說什麼就直接說出來”,認為中國在軍事上對日本是一個“威脅”。日本民主黨黨首鳩山由紀夫儘管多次表示認識到日中關係的重要性,但日本在野黨領袖中只有他一人會見過竄訪日本的“藏獨”分子達賴,在中華民族的情感傷口上撒鹽。今年8月27日,鳩山由紀夫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指出:“當前的事態明確表明,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之一,同時還會繼續擴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中國經濟的規模將超過日本。”“日本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美國正在努力保持自己作為世界主宰力量的地位,而中國則在謀求成為世界的主宰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應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政治和經濟獨立並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呢?”日本“希望減小我們的鄰國中國構成的軍事威脅,同時確保中國的經濟發展能夠有序進行。”這是鳩山由紀夫的“心裡話”,也可以看作是他今後處理日中關係的原則:一是要有助於保持日本政治、經濟的獨立和國家利益;二是要有助於解除他所認為的中國的軍事威脅;三是要有助於讓中國經濟按照日本規定的“有序”發展。
第五,我們認為日本民主黨至今並沒有對解決今後日中關係中的障礙性問題——台灣問題、東海油田開發、人權問題等等提出過具體建設性意見。此次大選過程中提到的有關執政後不參拜靖國神社、建設取代靖國神社的悼念設施等,也不完全是為了維護日中關係,更多地是在著眼於讓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從亞洲的困局解脫出來。對此,不應有更多的“誤讀”。
綜上所述,中國不應對日本民主黨的對華政策過於樂觀,還應有“多手準備”,以中國經濟的堅實發展作後盾,扎實推動中日關係的良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