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囤貨投機也並非毫無風險。改革後政府只確定最高價格,囤油能否賺錢比改革前要更多地受到市場供求的影響,這增加了投機風險。比如,6月份兩次上調成品油價後,由於需求不足,國內不少城市的加油站甚至以低於調價前的零售價促銷。
發改委需要認識到的是,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是太透明,而是“太模糊”。雖然《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中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但這裡面賦予了發改委很大的“自由裁量權”。比如,辦法中的“依據國際市場原油變動”沒有明確指出到底是哪些市場的原油價格,而且不同市場的權重也不清楚。另外,根據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來調整,也沒有說明從哪天開始計算。
雖然市場猜測是根據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參考,並從上次調價日開始計算,但從歷次調價的幅度來看,發改委調價的幅度都與市場預期的幅度有所偏差。比如,根據易貿信息的測算,截至8月31日,國際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的移動平均價漲幅達11.81%,但發改委只上調了4-5%。
其實,最大的不透明和不確定性還是來自於“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中的“可”字。發改委曾表示,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只是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同時要考慮企業生產成本、國內市場供求關係和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
有意思的是,8月底發改委沒有按市場預期上調油價,卻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努力穩定重要商品價格,“為建國六十周年慶典營造和諧穩定的價格環境”。這似乎是向市場傳遞了國慶前將不會如期調整油價的信息。9月2日發改委卻“自打耳光”調價,這固然能打擊一部分囤貨投機者,卻因小失大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不透明才是滋生投機的土壤,模糊的定價機制只會加劇市場的不穩定。比如,改革之前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就很不透明,經常比國際油價變動滯後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在2006-2008年國際油價瘋漲時期,中國每年只調整兩次油價。這導致了更加嚴重的投機行為,當時壟斷油企就通過囤油行為在各地製造“油荒”來“脅迫”發改委調價。 |